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26题-1.0分: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 傅立叶

C、 欧文

D、 圣西门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4题-1.0分: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39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7题-1.0分: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1.0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2d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题-2.0分:劳动力的价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9b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4题-1.0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c2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题-1.0分全部社会生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7题-1.0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35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6题-1.0分:既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者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这段材料说明了()它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6b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6题-1.0分: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 傅立叶

C、 欧文

D、 圣西门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4题-1.0分: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E.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39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1.0分: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  配第、斯密、李嘉图

B.  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1.0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A.  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B.  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由实践来确定

C.  实践能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D.  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依赖于实践

E.  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2d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2.0分:劳动力的价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9b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1.0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

B.  它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

C.  它属于上层建筑

D.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E.  它可以改进生产工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c2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1.0分全部社会生活

A.  在本质上是真实的

B.  在本质上是客观的

C.  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D.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1.0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为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35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1.0分:既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的是

A.  物质生产

B.  经济生活

C.  精神生产

D.  社会实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者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这段材料说明了()它们

A.  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C.  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D.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

E.  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6b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