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26题-1.0分: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1题-1.0分:()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8题-1.0分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ff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1.0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c98-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8题-2.0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56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材料: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读完这段话,可以看出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33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be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0题-1.0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7a0-c0f5-18fb755e882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4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6题-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这段话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6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6题-1.0分: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社会财富的多寡

C、 生产方式的性质

D、 生产工具的进步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11题-1.0分:()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A.  是否坚持辩证法

B.  是否坚持唯物主义

C.  是否维护人民利益

D.  是否坚持唯物史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1.0分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剩余价值

B.  实现剩余价值

C.  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ff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1.0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A.  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  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C.  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D.  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c98-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2.0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56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材料: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读完这段话,可以看出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  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

B.  古尔德纳的观点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D.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制于规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E.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逻辑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33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A.  和平发展

B.  暴力革命

C.  渐进改革

D.  文化宣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be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1.0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7a0-c0f5-18fb755e882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这段话表明:

A.  列宁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规律后提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结论

B.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国际矛盾激化

C.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经济落后国家革命形势高涨,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胜利成为可能

D.  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中爆发并取得胜利的

E.  列宁关于“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论述,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多国同时胜利论”,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科学的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