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6题-1.0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

A、 满足人类的需要

B、 改造世界

C、 革命

D、 反映世界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2题-1.0分: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在心情抑郁时则感到“度日如年”。这两种相反的状况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be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40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9题-2.0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95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7题-1.0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3.0分:亚里斯多德注重于经验事实,往往重视观察大自然的重要性,例如,他从观察中发现石头与小木片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往下落,结果石头先落到地面,于是他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而伽利略崇尚“实验加推理”,更加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例如他针对亚里斯多德的结论,通过逻辑推理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这一现象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838-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6题-1.0分: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3b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1.0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2.0分: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df8-c0f5-18fb755e882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7题-1.0分: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在于它被消费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6题-1.0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

A、 满足人类的需要

B、 改造世界

C、 革命

D、 反映世界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32题-1.0分: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在心情抑郁时则感到“度日如年”。这两种相反的状况表明

A.  时间的特征是人的体验

B.  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be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是

A.  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

B.  从一次危机结束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

C.  从价值补偿开始到实物补偿结束

D.  商业危机到产业危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40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2.0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95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1.0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

A. 具体劳动的矛盾

B. 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社会劳动的矛盾

D. 复杂劳动的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3.0分:亚里斯多德注重于经验事实,往往重视观察大自然的重要性,例如,他从观察中发现石头与小木片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往下落,结果石头先落到地面,于是他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而伽利略崇尚“实验加推理”,更加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例如他针对亚里斯多德的结论,通过逻辑推理认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这一现象说明:

A.  经验事实对人的认识具有欺骗性。

B.  真理的获得取决于抽象思维。

C.  在认识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

D.  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

E.  理性认识的形成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838-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6题-1.0分: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  人的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3b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1.0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2.0分: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df8-c0f5-18fb755e882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7题-1.0分: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在于它被消费时

A.  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  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

C.  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  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8世纪90年代

B.  9世纪40年代

C.  9世纪70年代

D.  9世纪90年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