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17题-1.0分: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A、 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 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 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2题-3.0分: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1b6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d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5题-1.0分:“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2.0分: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任何社会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d3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2.0分: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512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题-2.0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1e5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c2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3.0分: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放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蓦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这则小故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71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6题-1.0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cf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题-1.0分:“风定花犹落,鸟鸣ft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7题-1.0分: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A、 事物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

B、 事物相互转化与无穷发展

C、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 经过两次否定再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22题-3.0分: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A.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创造。

B.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的创造问题。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商品价值c+v+m三个部分中,社会能分配的价值只能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v+m。

C.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E.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并不是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必须分清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层次的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1b6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改造

A.  主体的需要

B.  世界观

C.  人的认识能力

D.  价值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d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1.0分:“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2.0分: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任何社会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d3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2.0分: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512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2.0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1e5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是

A.  有着内在联系的

B.  相互矛盾的

C.  前者是根本方面

D.  前者是讲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E.  后者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c2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3.0分: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放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蓦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这则小故事说明:

A.  真理始于好奇心

B.  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C.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  对象通过感性认识逐渐显露其本质

E.  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源自于感觉观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71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1.0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普遍性

C.  能动性

D.  实践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cf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1.0分:“风定花犹落,鸟鸣ft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是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