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剧毒品
B、液氨
C、液氯
D、石油液化气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不需要押运的罐车装运的货物,答案选项包括剧毒品、液氨、液氯和石油液化气。根据常识,危险品如剧毒品是需要特殊押运措施的,而液氨、液氯和石油液化气都属于危险货物,也需要押运。因此,正确答案是A. 剧毒品。
A、剧毒品
B、液氨
C、液氯
D、石油液化气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不需要押运的罐车装运的货物,答案选项包括剧毒品、液氨、液氯和石油液化气。根据常识,危险品如剧毒品是需要特殊押运措施的,而液氨、液氯和石油液化气都属于危险货物,也需要押运。因此,正确答案是A. 剧毒品。
A. 蓝色
B. 黄色
C. 灰色
D. 白色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押运危险货物人员穿着的马甲颜色。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印有红色“押运”字样的马甲是指红色的马甲,符合规定的。而蓝色、黄色、灰色和白色的马甲都不是规定的颜色,因此不符合规定。因此,正确答案是B. 黄色。
A. 所押运的车辆前
B. 车站
C. 列车前部
D. 货检值班室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在何处签认《全程押运签认登记表》,须派人押运的危险货物时,货检人员与押运员应在何处签认该登记表。选项为所押运的车辆前、车站、列车前部和货检值班室。货检人员和押运员在货物运输前需要确认相关手续,而在车站或列车前部是比较合理的地点,所押运的车辆前也是货物运输前的必要环节。而货检值班室并不是一个常规的签认地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 所押运的车辆前。
A. 2人
B. 4人
C. 5人
D. 6人
解析:液化气体每组押运人不得少于()。 A.2人 B.4人 C.5人 D. 6人 答案:A 答案解析:液化气体属于危险品,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押运以确保安全。选项A表示每组押运人不得少于2人,这是合理的选择。有两人一起押运可以相互监督、帮助和处理突发情况,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A. 2人
B. 4人
C. 5人
D. 6人
解析:列车中编挂同一托运人、同一到站液氢罐车8辆,押运人不得少于()。 A.2人 B.4人 C.5人 D. 6人 答案:B 答案解析:液氢罐车运输液氢,也属于危险品运输。因为液氢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和爆炸性,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押运,以确保安全。选项B表示不得少于4人,这是合理的选择。有四人一起押运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
A. 2人
B. 4人
C. 5人
D. 6人
解析:列车中编挂同一发、到站液化乙烷罐车13辆时,押运人不得少于()。 A.2人 B.4人 C.5人 D. 6人 答案:D 答案解析:液化乙烷罐车也属于危险品运输,液化乙烷具有易燃性。选项D表示不得少于6人,这是合理的选择。由于一列车上有13辆液化乙烷罐车,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押运,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选项D中的6人数量是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和潜在危险的情况。
A. 1人
B. 2人
C. 4人
D. 6人
解析:装运剧毒品的车辆,4辆编为1组,押运人不得少于2人。 答案选B(2人)。这是因为剧毒品属于极端危险的货物,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必须至少有2名押运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相互照应和支援,同时也可以进行货物监管和安全控制。
A. 每车
B. 每组
C. 4车
D. 6车
解析:装运除烟花爆竹以外的爆炸品,每车2人押运。 答案选A(每车)。爆炸品属于危险品,需要严格的押运措施。每辆车都应有2名押运人员,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保障运输的安全。
A. 货物实际
B. 货物装载
C. 天气变化
D. 气温变化
解析:使用罐车装载军用危险货物,发送单位应当根据罐车载重、容积和货物的密度、温度以及气温变化情况,按照规定确定充装量。 答案选D(气温变化)。罐车装载军用危险货物时,气温的变化可能导致货物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充装量。因此,发送单位在确定充装量时必须考虑气温变化的因素,以确保装载量符合规定标准,避免因气温变化引起的安全问题。
A. 10%
B. 15%
C. 20%
D. 30%
解析: 题目要求装载军用危险货物时,罐车的有效容积的膨胀余量上限不能小于多少。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20%。 解析:膨胀余量是指罐车装载货物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体积膨胀,因此需要在罐体内预留一定的余量,避免装载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个膨胀余量的上限不能小于20%,否则可能导致装载后货物体积变大而超过罐车的容量。
A. 安装挡板
B. 安装隔板
C. 安放盖板
D. 进行处理
解析: 题目要求在罐车装载军用危险货物前,如果超过下限标准,应当进行什么操作。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安装隔板。 解析:当装载军用危险货物后,如果货物的体积低于下限标准,可能会导致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晃动、变形或者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在罐体内安装隔板,以确保货物不会因为体积不足而产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