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搜索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8.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长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不得少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7.下列哪些暴力性犯罪,防卫人可以实施无限防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688-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法条竞合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5740-c0f5-18fb755e88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适用死刑,但情节特别恶劣的除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3c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218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甲被拘传后,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应以自首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f78-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240-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286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李某在出国前,想制造一次社会恐慌,于是编造了一张基地组织针对其所在城市的恐怖袭击计划表。但在其上传至论坛时被其妻子发现并予以制止,后及时删除,未造成不良影响,李某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41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王某窜至一居民区,见某女正在熟睡,将该女打昏实施了强奸行为,在强奸之后,发现该女子带有白金项链一条,乘该女昏迷,摘下项链,跳窗逃跑,王某构成强奸罪和抢劫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f1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宣告缓刑,()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4f70-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18.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长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不得少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相关题目
7.下列哪些暴力性犯罪,防卫人可以实施无限防卫?()

A.  故意杀人罪

B.  抢劫罪

C.  强奸罪

D.  诈骗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688-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法条竞合是指()。

A.  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B.  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法律条文

C.  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一个罪名

D.  几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5740-c0f5-18fb755e88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适用死刑,但情节特别恶劣的除外。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3c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取了利益,约定离职后再收受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财物的,成立受贿罪

B.  如果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取了利益,约定离职后再收受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财物的,不成立犯罪

C.  如果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取利益,但没有约定离职后收受财物,而在离职后接受对方财物,不成立犯罪

D.  离职后利用自己先前职务或者职位的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218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甲被拘传后,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应以自首论。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f78-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刑法总则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C.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能担任国家机关任何职务

D.  刑法总则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240-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B.  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  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  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286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李某在出国前,想制造一次社会恐慌,于是编造了一张基地组织针对其所在城市的恐怖袭击计划表。但在其上传至论坛时被其妻子发现并予以制止,后及时删除,未造成不良影响,李某的行为()。

A.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

B.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未遂

C.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41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王某窜至一居民区,见某女正在熟睡,将该女打昏实施了强奸行为,在强奸之后,发现该女子带有白金项链一条,乘该女昏迷,摘下项链,跳窗逃跑,王某构成强奸罪和抢劫罪。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f1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宣告缓刑,()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A.  应当

B.  必须

C.  可以

D.  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4f70-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