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搜索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6.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15周岁,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使用暴力造成一人重伤,由于《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乙,15周岁,与13周岁的低年级女生丙谈恋爱,两人多次自愿发生性关系,丙因怀孕中途退学。乙构成强奸罪

C、 丙15周岁,在盗窃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致使被害人死亡,丙构成抢劫罪

D、 丁,17周岁,恃强凌弱,多次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钱财,学习用品,对于没带钱的同学,动辄打骂威胁,致使多名学生不敢正常到校学习,扰乱学校的秩序,丁构成寻衅滋事罪

答案:BD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9.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素的有()(2011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2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ead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某晚,付某潜入陈某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2500余元)逃跑,陈某紧追不舍。付某见路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价值5000元),车主正与人交谈,便推倒车主,自己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3日后,车主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付某,欲将其扭送公安局,付某一拳将车主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付某的行为构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1d9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fd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b3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李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a1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李某因盗窃被判处管制,因为管制刑本身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所以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b90-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甲与乙共同谋划于次日杀害某丙,但次日甲因腹痛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未成年人制造毒品的,从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fd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36.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15周岁,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使用暴力造成一人重伤,由于《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乙,15周岁,与13周岁的低年级女生丙谈恋爱,两人多次自愿发生性关系,丙因怀孕中途退学。乙构成强奸罪

C、 丙15周岁,在盗窃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致使被害人死亡,丙构成抢劫罪

D、 丁,17周岁,恃强凌弱,多次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钱财,学习用品,对于没带钱的同学,动辄打骂威胁,致使多名学生不敢正常到校学习,扰乱学校的秩序,丁构成寻衅滋事罪

答案:BD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相关题目
9.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素的有()(2011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2题)

A.  罪过

B.  犯罪动机

C.  危害结果

D.  危害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ead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某晚,付某潜入陈某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2500余元)逃跑,陈某紧追不舍。付某见路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价值5000元),车主正与人交谈,便推倒车主,自己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3日后,车主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付某,欲将其扭送公安局,付某一拳将车主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付某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盗窃罪

D.  故意伤害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1d9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

A.  犯罪的罪过形式

B.  犯罪的行为方式

C.  主观上有无罪过

D.  行为人的意志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

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fd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b3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李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某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才撤销缓刑

B.  李某过了缓刑考验期后,公安机关发现其在考验期内犯交通肇事罪,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C.  李某过了缓刑考验期后,被发现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漏罪的,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D.  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漏罪的,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a1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李某因盗窃被判处管制,因为管制刑本身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所以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3b90-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B.  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

C.  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

D.  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甲与乙共同谋划于次日杀害某丙,但次日甲因腹痛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未成年人制造毒品的,从重处罚。

A.  引诱

B.  欺骗

C.  胁迫

D.  教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fd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