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0—40
B、B、16
C、C、5—6
D、D、0.15
答案:C
解析:粗刨(粗铣)→精刨(精铣)→刮研工件平面是一种常见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刮研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精度。IT值是表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用于描述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在这个工艺过程中,IT值通常在5—6之间。因此,正确答案为C。
A、A、10—40
B、B、16
C、C、5—6
D、D、0.15
答案:C
解析:粗刨(粗铣)→精刨(精铣)→刮研工件平面是一种常见的工件加工方法,其中刮研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精度。IT值是表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用于描述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在这个工艺过程中,IT值通常在5—6之间。因此,正确答案为C。
A. A、0.01
B. B、11
C. C、0.9
D. D、1.7
解析:研磨的工序余量通常为0.01mm,这是一个基础的工件准备知识。选项A中的0.01mm符合常规标准,因此是正确答案。难度2分。
A. A、1.87
B. B、4.1
C. C、0.1
D. D、0.59
解析:精磨的工序余量通常为0.1mm,是一个基础知识点。选项C为正确答案。
A. A、4—5
B. B、1
C. C、25
D. D、12
解析:量块组合使用时,块数一般不超过5块,这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轻松搬动和调整块的位置,同时也能够保证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A. A、平拿卡尺
B. B、视线垂直于的读刻线
C. C、朝着有光亮方向
D. D、没有刻线完全对齐时,应选相邻刻线中较小的作为读数
解析:游标卡尺读数时,应该保持平拿卡尺,视线垂直于读刻线,朝着有光亮方向。当没有刻线完全对齐时,应选相邻刻线中较小的作为读数。选项D中描述的操作不正确,因为在读数时应该选择相邻刻线中较小的作为读数,而不是较大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A. A、最小值
B. B、平均值
C. C、最大值
D. D、极限值
解析: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时,应该直到在轴向找出最大值为止,因为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平均值和极限值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C、最大值。
A. A、测量孔径时,固定测头不动
B. B、使用前应检查零位
C. C、接长杆数量越少越好
D. D、测量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时,活动测头来回移动,测出的最大值即为准确结果
解析:内径千分尺在测量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时,应该固定测头不动,移动活动测头来回,测出的最小值即为准确结果,而不是最大值。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
A. A、量杆与被测表面垂直
B. B、测量圆柱形工件时,量杆的轴线应与工件轴线方向一致
C. C、使用时应将百分表可靠地固定在表座或支架上
D. D、可以用来作绝对测量或相对测量
解析:百分表在测量圆柱形工件时,量杆的轴线应与工件轴线方向一致,如果不按照这个要求使用,就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选项B使用不当。其他选项描述了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A. A、将角度示值调为0℃
B. B、将米字线的中间线瞄准工件
C. C、移动Y方向滑台
D. D、移动X向滑台
解析:在测量长度时,首先需要将角度示值调为0℃,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移动Y方向滑台和移动X向滑台是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的操作,而将米字线的中间线瞄准工件是在调整测量位置时进行的操作。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将角度示值调为0℃。
A. A、光学
B. B、电学
C. C、游标
D. D、螺旋副运动
解析:万能工具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的,通过放大和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细节。因此,正确答案为A。电学、游标和螺旋副运动原理与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不符。
A. A、电学原理
B. B、光学原理
C. C、游标原理
D. D、螺旋副运动原理
解析:轮廓投影仪利用光学原理将被测零件轮廓外形放大后投影到仪器影屏上进行测量。因此,正确答案为B。难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