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企业资本成本降低
B、 保证生产的需要
C、 保证销售的需要
D、 出自价格的考虑
答案:BCD
解析:解析:企业储存存货的原因主要有:(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2)出自价格的考虑,所以,选项B、C和D正确。
A、 使企业资本成本降低
B、 保证生产的需要
C、 保证销售的需要
D、 出自价格的考虑
答案:BCD
解析:解析:企业储存存货的原因主要有:(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2)出自价格的考虑,所以,选项B、C和D正确。
A. 交货时间
B. 平均日需求量
C. 保险储备量
D. 每日送货量
解析:解析:建立保险储备后的再订货点公式为: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量,所以,选项A、B和C正确。
A. 停工待料损失
B. 商誉损失
C. 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D. 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
解析:解析: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紧急额外购入的开支会大于正常采购的开支)。
A. 不允许缺货
B. 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C. 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
D. 能集中到货
解析:解析: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与基本模型假设条件的唯一区别在于:存货陆续入库,而不是集中到货。
A. 收款法
B. 贴现法
C. 加息法
D. 补偿性余额
解析:解析:一般来讲,借款企业可以用三种方法支付银行贷款利率:收款法、贴现法、加息法,其中贴现法和加息法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注意,补偿性余额不是借款企业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方法。
A.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反向变化
B. 信用期的长短呈同向变化
C.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同向变化
D. 折扣期的长短呈同向变化
解析:解析: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折扣的百分比/(1-折扣的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00%,因此,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与折扣百分比的大小、折扣期的长短呈同向变化,同信用期的长短呈反向变化。所以,选项C和D正确。
A. 收款法
B. 贴现法
C. 加息法
D. 分期等额偿还本利和的方法
解析:解析:收款法是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在这种付息方式下,有效年利率等于报价利率,故选项A不是答案;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减去利息后的差额,因此贷款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所以选项B是答案;加息法和分期等额偿还本利和的方法是同一种方法,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而却要支付全额利息,企业所负担的有效年利率高于报价利率。所以选项C和D是答案。
A. 容易取得
B. 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则不负担成本
C. 放弃现金折扣时成本较高
D. 放弃现金折扣时成本较低
解析:解析:商业信用筹资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容易取得。首先,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形式,且无需正式办理筹资手续;其次,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商业信用筹资不负担成本。其缺陷在于放弃现金折扣时所付出的成本较高。
A. 抵押借款的资本成本通常高于无抵押借款
B. 银行主要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无抵押借款
C. 银行对于抵押借款一般还要收取手续费
D. 抵押借款是一种风险贷款
解析:解析:银行把抵押借款视为一种风险贷款,高风险高回报;同时,银行对于抵押借款一般还要收取手续费,因此,抵押借款的资本成本通常高于无抵押借款。银行主要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无抵押借款。
A.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区分,是产品成本计算和有关管理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
B. 产品成本是属于某个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支出,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是相对于期间发生的费用化支出
C. 直接成本是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那一部分成本
D. 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不适宜直接计入
解析:解析:直接成本是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可以用经济合理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
A. 60%
B. 40%
C. 80%
D. 67.5%
解析:解析:第二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150×40%+200=260(件),第二步骤加工费用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占比=540/(540+26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