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无效市场
B、 半强式有效市场
C、 弱式有效市场
D、 强式有效市场
答案:AC
解析:解析: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已反映于股票价格,不能通过对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的分析获得超额收益。在强式有效市场中,对投资者来说,不能从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分析中获得超额收益,因此选项B、D错误。
A、 无效市场
B、 半强式有效市场
C、 弱式有效市场
D、 强式有效市场
答案:AC
解析:解析: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已反映于股票价格,不能通过对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的分析获得超额收益。在强式有效市场中,对投资者来说,不能从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分析中获得超额收益,因此选项B、D错误。
A. 无风险利率提高,证券市场线向上平移
B. 投资者风险厌恶感加强,会提高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C. 投资者风险厌恶感加强,会降低资本市场线的斜率
D. 证券市场线只适用于有效组合
解析:解析:证券市场线的斜率表示经济系统中风险厌恶感的程度,一般来说,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感越强,证券市场线的斜率越大,所以选项C不正确;证券市场线描述的是市场均衡条件下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不论是否已经有效地分散风险)的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所以它适用于所有的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选项D不正确。
A. 保守型筹资策略
B. 低谷时易变现率小于1
C. 高峰时易变现率小于1
D. 低谷时有闲置资金
解析:解析:由于波动性流动资产大于金融性流动负债,即属于保守型筹资策略,即选项A的说法正确。保守型筹资策略在营业低谷时,稳定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即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所以此时易变现率大于1,说明在满足稳定性流动资产后还有闲置资金,选项B不是答案,选项D说法正确。在营业高峰期,由于波动性流动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金融性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所以波动性流动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即高峰期易变现率小于1,选项C说法正确。
A. 12
B. 15
C. 18
D. 22.5
解析:解析: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250-50×1)/100=2(元),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30/2=15(倍)。
A. 396.66
B. 328.34
C. 297.12
D. 278.56
解析:解析:注意题目给出是税后收入和税后付现营业费用。根据题意,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25%),因此,税前经营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1-25%)=210/(1-25%)=280(万元),而税前经营利润=税前营业收入-税前付现营业费用–折旧=700/(1-25%)-350/(1-25%)-折旧=933.33-466.67-折旧,因此,折旧=933.33-466.67-280=186.66(万元),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210+186.66=396.66(万元),或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营业费用+折旧×所得税税率=700-350+186.66×25%=396.67(万元),结果差异属于小数尾差。
A. 10500
B. 17100.6
C. 18100.8
D. 18166.4
解析:解析:预计第四季度材料采购量=3280+580-616=3244(千克),应付账款=3244×16×35%=18166.40(元),所以,选项D正确。
A. 现金流入
B. 现金流出
C. 现金流出的抵减
D. 现金流入的抵减
解析:解析:用平均年成本法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时,残值收入和固定资产处置时的损失抵税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所以,选项C正确。
A. 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B. 要先无限度地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C. 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
D. 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解析:解析: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先于股东被满足,因此,必须是有限度的。如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加限制,股东就不会有“剩余”了。除非股东确信投资会带来满意的回报,否则股东不会出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无法实现。
A. 可及时筹足资本
B. 免于承担发行风险
C. 节省发行费用
D. 直接控制发行过程
解析:解析:自销方式发行股票筹资时间较长,发行公司可以直接控制发行过程,但要承担全部发行风险;采用包销方式具有及时筹足资本,免于承担发行风险等特点,所以,选项C和D正确。
A. 销售收入与变动生产成本之差
B. 销售收入与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差
C. 销售收入与制造边际贡献之差
D. 销售收入与全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期间变动费用)之差
解析:解析:边际贡献分为制造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其中,制造边际贡献反映在生产制造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产品边际贡献进一步延伸,反映在生产、销售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A. 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可以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B. 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分配政策,可以使股利和公司盈余紧密配合,但不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C. 采用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分配政策,当盈余较低时,容易导致公司资金短缺,增加公司风险
D. 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股利和盈余不匹配,不利于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解析:解析: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因此,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