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B、 投入的领域
C、 投资的方向
D、 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答案:A
解析: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投资的分类。
A、 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B、 投入的领域
C、 投资的方向
D、 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答案:A
解析: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投资的分类。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指的是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A. 如果一项资产的β=0.5,表明它的系统风险是市场组合系统风险的0.5倍
B. 无风险资产的β=0
C. 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0
D. 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之和
解析:解析:β系数表示的含义是相对于市场组合的平均风险而言,单项资产所含的系统风险的大小。市场组合中的非系统风险已经被消除,所以市场组合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β系数衡量的是系统风险,标准差衡量的是总体风险,对于无风险资产而言,既没有系统风险,也没有总体风险。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组合中各证券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A. 盈利能力
B. 资产质量
C. 债务风险
D. 社会贡献
解析:解析: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社会贡献属于管理绩效定性评价的内容。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以金额表示的收益与期初资产的价值(价格)相关,不利于不同规模资产之间收益的比较;而以百分数表示的收益是一个相对指标,便于不同规模下资产收益的比较和分析。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当两个方案收益的期望值不同时,比较风险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标准离差率=标准差/期望值,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甲方案的标准离差率=300/500=60%,乙方案的标准离差率=420/600=70%,因此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A. 调整的全面性,只要出现不符合常规的地方,都需要调整
B. 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C. 调整重点应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D. 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解析:解析: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A. 0
B. 6000
C. 8400
D. 4200
解析:解析:现金余额上限=3×6000-2×1800=14400(元);如果现金量达到最高控制线,应购买有价证券:14400-6000=8400(元)。
A. 生产部门
B. 销售部门
C. 供应部门
D. 管理部门
解析:解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分别由劳动人事部门和生产部门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