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B、 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并列排列
C、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D、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10%
E、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答案:ACE
解析:解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要点:1.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模板应设置反拱及预留压缩量。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3.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A、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B、 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并列排列
C、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D、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10%
E、 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答案:ACE
解析:解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施工要点:1.采用底模联合振动时,应将两侧模板上下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模板应设置反拱及预留压缩量。2.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应力。3.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顶塞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