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颗料直径
B、 材料性能试验
C、 拌合均匀性
D、 基层压实度
E、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答案:CDE
解析:解析:(四)质量检验: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烁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A、 颗料直径
B、 材料性能试验
C、 拌合均匀性
D、 基层压实度
E、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答案:CDE
解析:解析:(四)质量检验: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烁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A. 泵送降压法
B. 泵送顶升压注法
C. 泵车浇筑法
D. 千斤顶压法
解析:解析:(二)浇筑作业(1)应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施工,由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连续压注一次完成。
A. 操作不当
B. 性能低下
C. 保养维修不当
D. 作业环境变化
解析:解析:危险源辨识:物的因素—泛指物的故障或缺陷(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A. 气温
B. 铺筑层厚度
C. 压路机
D. 沥青混合料种类
E. 下卧层表面温度
解析:解析: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解析:解析:2.(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A. 高度4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B. 提升高度8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C. 提升高度60m及以上附着式分片提升脚手架
D. 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了需要专家论证的脚手架工程范围。【选项分析】需要专家论证的脚手架工程有:①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②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③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A. 1
B. 2
C. 3
D. 4
解析:解析: (4)综合管廊内给水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有关规定。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清理疏通不应少于两次。
A. 主干
B. 次干
C. 城市配给
D. 支线
解析:解析: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
A. 建设方、第三方、监控量测单位
B. 第三方、建设方、监控量测单位
C. 建设方、监控量测单位、第三方
D. 施工单位、建设方、监控量测单位
解析:解析: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方案。监控量测方案需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涉及的市政道路、交通设施、河道、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后方可实施。
A. 该监控量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B. 该监控量测期的监控量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C. 各项监控量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控量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D. 各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E. 周边现况交通情况检测
解析:解析:阶段性监控霣测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1) 该监控量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 该监控量测期的监控量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3) 各项监控量测数据的整理、 统计及监控量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 各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 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A.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00mm
B. 相邻两幅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
C.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D. 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冷接缝
E. 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搓软化
解析:解析: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搓,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n,软化下层后铲走,再进行跨缝压密挤紧。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尚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搓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