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工挖土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0~15cm
B、 机械开挖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
C、 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30cm
D、 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保留土层厚度为30~40cm
答案:B
解析:解析: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 150 ~ 300mm —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200 ~ 300mm 厚土层人工挖除。
A、 人工挖土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0~15cm
B、 机械开挖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
C、 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30cm
D、 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保留土层厚度为30~40cm
答案:B
解析:解析: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 150 ~ 300mm —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200 ~ 300mm 厚土层人工挖除。
A. 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
B. 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
C.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D. 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E.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
解析:解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故选项E错
A. 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高
B. 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低
C. 抗压强度较低,抗拉强度较高
D. 抗压强度较低,抗拉强度较低
解析:解析:砌体的受力特点是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所以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简图大多设计成刚性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的砌体受的拉力较小,压力较大,可以很好地发挥砌体的受力特点。开间较小的住宅、中小型办公楼即属于这类结构。
A. 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 清理模板
C. 进行模板验收
D. 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
E. 铺干水泥
解析: 正确答案是ABCD。 A选项(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在基础混凝土浇灌前,需要保证木模板的湿润程度,但不能有积水,以免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B选项(清理模板):在浇灌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理,确保其表面干净,避免杂物、灰尘等污染混凝土。 C选项(进行模板验收):在浇灌前需要对模板进行验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D选项(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在浇灌前需要对钢筋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布置符合要求。 E选项(铺干水泥):铺干水泥与该题目无关,不是在基础混凝土浇灌前需要进行的工作。
A. 岩棉
B. 矿渣棉
C. 玻璃棉
D. 膨胀蛭石
E. 硅酸铝棉
解析:解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纤维状保温材料, 如岩棉、矿渣棉、 玻璃棉、硅酸铝棉等制品;多孔状保温材料,如泡沫玻璃、玻化微珠、膨胀蛭石以及加气混凝土,泡沫塑料类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 酚醛泡沫塑料、脲醛泡沫塑料等; 层状保温材料,如铝箔、金属或非金属镀膜玻璃以及织物为基材制成的镀膜制品。
A. 一
B. 二
C. 四
D. 六
解析:解析: 二、消防器材的配备(1)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区域内每100m2配备2只10L灭火器。(2)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时,应配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池)、黄沙池,且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品。(3)临时木料间、油漆间、木工机具间等,每25m2配备一只灭火器。油库、危险品库应配备数量与种类匹配的灭火器、高压水泵。(4)应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其进水口一般不应少于两处。(5)室外消火栓应沿消防车道或堆料场内交通道路的边缘设置,消火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20m;消防箱内消防水管长度不小于25m。
A. 高温场所
B. 人防工程
C. 金属容器内
D. 比较潮湿的场所
E. 净高低于2.5m的工人宿舍
解析:解析:(1)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2)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3)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A. 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组织实施原则
B. 先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再建立场区控制网
C. 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D. 根据副轴线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选项分析】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规模小或精度高的独立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A. 30°±5”
B. 60°±5”
C. 90°±5”
D. 180°±5”
解析:解析:建筑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 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 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 3 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 180° ±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 90。±5〃 以内。 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 2.5〃。
A. 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辅以钎探法配合完成
B. 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后,不需要验证基槽的开挖深度
C. 观察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
D. 观察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
E.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解析:解析: 四、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地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一)观察法 (1) 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2) 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A. 3
B. 4
C. 5
D. 7
解析:解析: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6)暖棚法施工时,暖棚内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砌体在暖棚内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暖棚内的温度确定,并应符合表1A421062-1的规定。表格中暖棚内的温度为5℃时,养护时间应≥6d{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