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酸性焊条对铁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不大
B、 酸性焊条耐大电流
C、 酸性焊条对水敏感性不大
D、 酸性焊条焊缝成形好,熔深较浅
E、 酸性焊条焊缝的焊缝合金元素多
答案:ABCD
解析:解析:
A、 酸性焊条对铁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不大
B、 酸性焊条耐大电流
C、 酸性焊条对水敏感性不大
D、 酸性焊条焊缝成形好,熔深较浅
E、 酸性焊条焊缝的焊缝合金元素多
答案:ABCD
解析:解析:
A. 在进行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B. 评定报告可直接指导生产
C. 一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用于编制多个焊接工艺规程
D. 一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只可用于编制一个焊接工艺规程
E.
F.
G.
H.
I.
J.
解析:2020版教材P59 / 2019版教材P49 2.焊接工艺评定作用 (1)验证施焊单位能力 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条件下,焊接成合格接头的能力。《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中规定:在掌握焊接材料焊接性能后,必须在工程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中规定:工程产品施焊前,应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焊工施焊和焊后热处理工作,一个焊接工艺规程可以依据一个或多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一个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用于编制多个焊接工艺规程。'
A. 采用较大的焊接线能量
B. 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
C. 层间进行锤击
D. 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
E. 消氢处理
解析:解析:2.工艺措施(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预热。(7)消氢处理。(8)焊后热处理。(9)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A. 构件设计时尽量减少焊缝尺寸
B. 将焊缝集中在一个区域
C. 焊接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
D. 焊接过程中,层间锤击
E. 焊接前对构件进行整体预热
解析:解析: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层间进行锤击(焊后进行)
A.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
B.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二级焊缝
C. 大跨度的二级焊缝
D.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的一级焊缝
E.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二级焊缝
解析:解析:(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3)大跨度的一级焊缝。(4)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的一级焊缝。(5)设计要求。
A. 渗透检测
B. 弯曲试验
C. 化学分析试验
D. 耐压试验
E. 泄漏试验
解析:解析:2.非破坏性检验。常用的非破坏性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A. 焊接工艺适用性强
B. 熔池易控制
C. 热影响区狭窄
D. 无烟尘
E. 飞溅较大
解析:解析:2.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1)具有焊条电弧焊的特点。(2)自有的特点:1)电弧热量集中,可精确控制焊接热输人,焊接热影响区窄。2)焊接过程不产生熔渣、无飞滅,焊缝表面光洁。3)焊接过程无烟尘,熔池容易控制,焊缝质量高。4)焊接工艺适用性强,几乎可以焊接所有的金属材料。5)焊接参数可精确控制,易于实现焊接过程全自动化。
A. 焊机功率
B. 焊接电流
C. 电弧电压
D. 焊接速度
E. 焊条直径
解析:解析:2.与焊接线能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线能量的大小与焊接电流、电压成正比,与焊接速度成反比。线能量的计算公式为:q=IU/υ
A. 合理的焊接线能量
B. 预留收缩余量
C. 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D. 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E. 刚性固定
解析:解析:2.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1)预留收缩余量法。(2)反变形法。(3)刚性固定法。(4)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A. 焊接工艺评定的委托
B. 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C. 拟定预焊接工艺规程
D. 施焊试件
E. 试件检验、签发报告
解析:解析:焊接工艺评定步骤:1、焊接工艺评定的委托2、拟定预焊接工艺流程3、施焊试件4、试件检验5、签发报告
A. 失稳波浪变形
B. 焊缝纵向收缩变形
C. 焊缝回转变形
D. 弯曲变形
E. 扭曲变形
解析:解析:焊接变形的分类:焊接变形可以区分为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的瞬态热变形和室温条件下的残余变形。就残余变形而言,又可分为焊件的面内变形和面外变形。1.面内变形:可分为焊缝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和焊缝回转变形。2.面外变形:可分为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失稳波浪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