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点位移计
B、 离层仪
C、 松动圈测定仪
D、 收敛计
E、 压力枕
答案:ABD
解析:解析:P28-30收敛测量是指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相对变形和变形规律的量测,如监测巷道顶底板或两帮移近量等。敛测量一般采用各种收敛计进行。多点位移计是深部围岩位移测量的常用仪器,通过监测布置在钻孔内不同深度的测点,确定这些测点位移和位移规律。离层仪的原理和多点位移计相同,可以确定两点或几个点间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过大,说明岩层发生离层(分离)。
A、 多点位移计
B、 离层仪
C、 松动圈测定仪
D、 收敛计
E、 压力枕
答案:ABD
解析:解析:P28-30收敛测量是指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相对变形和变形规律的量测,如监测巷道顶底板或两帮移近量等。敛测量一般采用各种收敛计进行。多点位移计是深部围岩位移测量的常用仪器,通过监测布置在钻孔内不同深度的测点,确定这些测点位移和位移规律。离层仪的原理和多点位移计相同,可以确定两点或几个点间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过大,说明岩层发生离层(分离)。
A. 拱形金属可缩支架是由特殊的型钢构成
B. 梁腿搭接段上卡箍是控制支架可缩性的关键
C. 支架的可缩是为了适应巷道围岩的大的变形
D. 收缩变形后的支架不能再重复使用
E. 可缩支架之间同样要设立拉杆
解析:解析:P27-28支架的形式通常有梯形和拱形两种。为保证支架受力合理、稳定,支架立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井落实在硬底;支架应与岩而背紧,支架间应有拉杆或撑杆使支架相互间稳固;倾斜巷道的支架应有一定的迎山角。支架支护属于被动支护,被动地承受围岩的重力作用和围岩变形压力的挤压作用,因此及早支护、避免围岩断裂,有利支架的作用。支架也可以和锚喷支护构成联合支护,也可以单独作为临时支护。拱形金属可缩支架是一种让压式支护,适应围岩变形较大的情况。可缩支架的滑动阻力依靠节间连接螺栓的紧固程度,因此节问螺母应使用扭力扳手按规定力矩拧紧,以保持节点间、支架间受力均匀。
A. 粘结力强,能与围岩紧密粘结在一起
B. 渗入围岩裂隙一定深度,粘结裂隙岩石
C. 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
D. 可给围岩施加初始预应力
E. 容易与锚杆、支架形成联合支护
解析:解析:P27-28喷射混凝土可有效防止围岩松动,还能和围岩紧密粘合共同工作,还具有防止围岩风化,利于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它与锚杆联合时具有相互取长补短的作用。喷射混凝土同时配置金属网时就构成锚喷网支护,对提高锚喷支护能力有重要作用。采用金属支架与锚喷混凝土的联合具有较大的支护能力,适用于围岩破碎、压力大等严重情况。联合支护也常采用在二次支护的形式中,经首次支护使围岩变形基本控制后再采用二次联合支护,使围岩最终实现稳定。
A. 水对结构面有腐蚀作用
B. 水的浮力改变结构面受力情况
C. 水的渗流影响
D. 受水的浸泡会软化岩石
E. 雨水冲刷造成的岩体滑动
解析:解析:P24-27水会软化岩石;静止的自由水改变岩石的重度(饱和重度),在结构面上形成浮力;渗流水对渗透岩石有动水压力作用。有时这几种情况会同时影响坡体稳定,例如雨天时,边坡受雨水冲刷,既弱化了岩石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又受到结构面里流水的静、动力作用,经常成为边坡发生严重塌方事故的直接原因。
A. 支架支护
B. 锚杆支护
C. 二次支护
D. 联合支护
E. 临时支护
解析:解析:P27-28巷道支护形式反应用:一、支架和可缩支架支护二、锚喷支护和锚索支护1.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特性。2.锚杆支护。3.锚索支护。4喷射混凝土支护与锚喷联合支护。三、衬砌支护。四、软岩巷道、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维护).
A. 层状结构
B. 整体块状结构
C. 板状结构
D. 碎裂结构
E. 散体结构
解析:解析:P20-24岩体结构对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破碎岩层的稳定性显然要比完整岩石差。对岩层稳定性有影响的岩体结构形式还有很多,这在工程地质岩体结构分类中有较详细的划分,有:(1)整体块状结构。整体块状是一种完整性强的大块结构,包括整体(断续)结构、块状结构等。(2)层状结构。层状结构括有层状结构、薄层(板状)结构。(3)碎裂结构。碎裂结构主要特征是”裂”它包括有镶嵌结构、层状碎裂结构、碎裂结构。(4)散体结构。散体结构指联系薄弱的块夹泥结构、泥夹块结构和碎块状结构。
A. 木支架
B. 锚喷支护
C. 锚喷网联合支护
D. 现浇混凝土衬砌
E. 锚喷复合支护
解析:解析:P27-28喷射混凝土同时配置金属网时就构成锚喷网支护,对提高锚喷支护能力有重要作用。采用金属支架与锚喷棍凝土的联合具有较大的支护能力,适用于围岩破碎、压力大等严重情况。
A. 施工控制网是工程设计的依据
B. 施工控制网是工程施工的依据
C. 依据施工控制网对施工实物在图纸上进行放样
D. 通过施工控制网图纸上的建(构)筑物在实际地点进行标定
E. 施工控制网在施工完成后就失去功能
解析:解析:P28-30根据施工测量原则,各个建设阶段的测量都有”先控制后细部”的过程。因此,不同建设阶段和不同施工内容都会有不同的工程测量控制网。勘察设计阶段需要建立测图控制网,施工阶段应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生产运行阶段要根据各种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控制网。当项目建设完成后,还应进行竣工测量,提供最终的项目测量报告。施工测量不仅是施工的基础条件和施工的依据,也是检查施工质量、工程项目安全以及竣工验收重要的评价依据。同时施工测量资料,包括各种实际测绘的基本矿图、测量原始资料和测量成果计算资料,还将成为以后生产的重要依据,是施工完成后应完整移交的重要技术文件。
A. 施工工序影响
B. 开挖影响
C. 爆破影响
D. 其他施工动力作用的影响
E. 岩石变形影响
解析:解析:P24-27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1.边坡体的物理力学性质。2.边坡体的结构形式及其形状和尺寸。3.边坡的工作条件。4.边坡加固和维稳设施的影响。5.水的影响。6.工程施工影响。7.其他影响。
A. 产状
B. 联通性、充填内容和性质
C. 粗糙度
D. 可分离性
E. 含水情况
解析:解析:P24-27对于岩石边坡而言,岩体结构组成以及岩体结构面性质对边坡稳定有重要影响。当结构面小于边坡坡角时,结构面就是天然潜在的滑动面;结构面的性质,包括产状、间距、连续性、充填内容和性质、粗糙度、含水情况等,这些都影响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A. 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性
B. 煤系地层是典型的沉积岩层
C. 石灰岩不属于沉积岩
D. 砾岩不属于沉积岩
E. 砂岩属于沉积岩
解析:解析:P20-24沉积岩,除化学沉积形成的岩石(石灰岩等碳酸类岩石)外,成形的过程基本一致,因此构成成分就成为影响沉积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如砂岩、泥岩、煤等它们的胶结成分,也成为考虑岩石稳定性分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