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搜索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使本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为

B、为了使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釆取紧急避险行为

C、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70e0-c0f9-29e3bb5dbe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赵某、续某与张某积怨较深。赵某一直想报复一下张某;续某对张某更是恨之入骨,心里暗藏杀机,但其未告诉赵某。某日,赵某、续某约定共同去教训张某。二人同时对张某进行殴打,致张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530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犯罪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68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77周岁)在家里使用明火时一不小心引发了火灾,将隔壁邻居家房屋烧毁,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对甲判处刑罚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4b30-c0f9-29e3bb5dbe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5300-c0f9-29e3bb5dbe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行为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4f18-c0f9-29e3bb5dbe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犯罪构成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680-c0f9-29e3bb5dbe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意图杀死其妻,某日误将碱面当砒霜投放在其妻将要吃的饭中,其妻吃后安然无事。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6cf8-c0f9-29e3bb5dbe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才是犯罪;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691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对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a6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使本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为

B、为了使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釆取紧急避险行为

C、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分享
刑法考试练习题库
相关题目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70e0-c0f9-29e3bb5dbe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赵某、续某与张某积怨较深。赵某一直想报复一下张某;续某对张某更是恨之入骨,心里暗藏杀机,但其未告诉赵某。某日,赵某、续某约定共同去教训张某。二人同时对张某进行殴打,致张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共同犯罪

B. 赵某、续某均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共同犯罪

C. 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不属于共同犯罪

D. 赵某成立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续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530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不作为的行为方式构成犯罪的有()。

A. 甲对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致使父母饿死

B. 技工乙按规定应当操作机器而未操作机器,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C. 丙带侄儿出去游玩,小孩溺水,丙发现后能够救助而不及时抢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 儿童不幸溺水,游泳健将丁恰好路过此处,但丁拒不施救,致该儿童因抢救不及时被淹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68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77周岁)在家里使用明火时一不小心引发了火灾,将隔壁邻居家房屋烧毁,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对甲判处刑罚时( )。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可以从轻处罚

C. 可以减轻处罚

D. 可以免除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4b30-c0f9-29e3bb5dbe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A. 甲犯故意伤害罪,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

B. 乙犯故意杀人罪,审判的时候刚满70周岁

C. 丙犯绑架罪,审判的时候正在怀孕

D. 丁犯贩卖毒品罪,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5300-c0f9-29e3bb5dbe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

A. 甲放火之后,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大火被群众扑灭

B. 乙对仇人王某猛砍五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后王某因伤势过重死亡

C. 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因被铁路工人发现而及时将石头搬开

D. 丁一直想杀害胡某,某日向胡某的食物里投放了毒药,胡某食用之后痛苦万分,丁见状顿生悔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在医生的救治下,胡某没有死亡,但终生残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6ed-4f18-c0f9-29e3bb5dbe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犯罪构成包括()。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680-c0f9-29e3bb5dbe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意图杀死其妻,某日误将碱面当砒霜投放在其妻将要吃的饭中,其妻吃后安然无事。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6cf8-c0f9-29e3bb5dbe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才是犯罪;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852-6910-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对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A,在抢救粮食过程中被雷击后死亡。甲主观上不属于过失

B. 乙不慎将烟头掉落在仓库堆放的杂物堆内,本想找出烟头但觉得麻烦,心想烟头可能会自己熄灭,遂离开,后仓库着火。乙在主观上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 丙的过失行为造成了路人B,重伤出血不止,丙不予救治走开,后B,死亡,丙对B,的死亡主观上属于故意

D. 家住£5层的丁做饭时同妻子吵架,随手将手中的菜刀扔出窗外,结果砸中一老人致其死亡,丁对老人的死主观上为过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d3-07bd-1a6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