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搜索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7阅读下列文字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南西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话语主导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角度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 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答案:C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3.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48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d-fa8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8阅读下面的古诗

{明}徐渭
枝枝叶叶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晴天上,留取根从作雨声。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态特征?“叶叶枝枝”“高高下下”等叠词的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b5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游移的花朵
绿 萍
老家院墙的一侧是一间储物室,里面放置着各种家什。门后的墙上钉着一排钉子,其中就挂着一只金黄色的斗笠。竹编的斗笠在闽南的田间太寻常了,它们的地位虽不如一只耕犁、一辆水车,在春夏多雨的南方却是人手一个的必需品。插秧或者收割的农忙时节,女子们早晨出门都会随手捎上它。春雨来临的时候,只要下得不太细密,戴上它可以继续劳作而不必停下手上进行了一半的活儿。到了酷夏,它又能遮挡光线,起到防晒的作用。那个时期如果你到我的故乡来,常常能见到 ——花朵之下是勤劳的惠安女子。现在即便在乡间,斗笠的身影也早已隐退,只能在一些民俗博物馆里见到。被悬于墙上,用于怀旧。
家里的雨伞只有两种,一种是油纸伞,另一种则是已经开始兴起的布面伞。祖父的油纸伞不亚于一个精致的艺术品——中间一根木轴,木轴下端安着一个木手柄,上端戴一个木伞帽,中段套着一个木伞箍,质朴光洁。若是农民执这样一柄伞会显出与脸庞相映衬的乡土气息,祖父则不然。他总是一身规矩的中山装,上下四只口袋,左上侧口袋里总会插着一支钢笔,即使雨天撑着油纸伞,也一样显出教书先生的气质来。
补伞要上街去。母亲习惯找的夫妻档修补匠,来自她娘家的村庄。丈夫负责主要的修补工作,妻子在一旁十分娴熟地在每个环节为他做好铺垫,递剪刀,剪一块大小相当的伞布或是一截长度适中的铁线,配合十分默契。那时母亲要回一趟娘家基本凭脚力,路途十分遥远。在县城的一隅可以听到乡音,夫妻俩手艺又好,母亲是十分乐意去的。有的人觉得等待补一把伞太耗时间,来了问好修补完的时间,放下就走,等下次经过再取。母亲则每次都要留下,一边等待修补一边和他们闲聊,半小时内已经梳理出对方祖上三代,以及他们与我外公家以及左邻右舍的关系。第二回母亲去的时候,我听他们讲起的无非还是那些人,只是多了一些新鲜的变数,比如老王家新娶了一个外地的媳妇,或者老梁家添了个大胖孙子。或许对于母亲而言,这是她远嫁之后借以精神返乡的一条快乐的小路。等伞补完,一场跨越县城与乡村的时空交流也接近尾声了。
如今逢上雨天放学铃响的时刻,我总会停下手中挥动的笔,从楼上隔着玻璃窗,望着从教室里鱼贯而出的学生,三三两两地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操场上,小路上,山坡边,校门口,,为暗淡的雨天的心情增添了几许清新和妩媚。现在,往往一个雨季过去,教室里会多出许多把伞来,没有主人来认领。有的只是伞骨折断了一支,稍稍变形了点,并不影响使用。这一届的学生都是2010年后出生的,这个时代早已跨入流水线自动化时期,我们这代人对一把伞的珍惜之心,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的。再说,有谁愿意费时费神地去四处寻找一个补伞匠呢?那批当年的匠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纷纷改行换业,或告老还乡去了,一个古老的行业就此销声匿迹。
我得承认自己有收藏一些小物品的癖好。比如一支笔,一把伞,甚至一只水杯。我偶尔会挑合适色调的伞赠予朋友,当然这个朋友是我经过时间考量过的——只有这样的朋友才会明白我的一片心意。她会欢喜地接受,也会如我一般去珍爱它。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伞与“散”谐音,故不宜相赠。后来有一个机会,我询问了一位研究古文字的博士,她说,“伞”字用的是象形的造字法,其异体字“繖”采用的是形声造字法,“散”为声符,取其音不取其义。她的一番严谨的解释暗合了我的想法,让我觉得甚是开怀。我更乐意把伞与“善”联系在一起——事实也的确如此。收到我赠伞的朋友们一直在不散的时光静静存在着,虽不常会面,彼此的牵挂都在。就如在一场场细致紧密的春雨的接力中,,缤纷了一个人间。
(有删节)
从第二段的描写来看,哪些物品显示出祖父的“教书先生的气质”?(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5c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8阅读下面的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种碧玉。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388-c089-2897e0346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竿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教啊。
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镲……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掼,向前是推。
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一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镲,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
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哆哆,掀起了轿帘子;他们鸣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
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呜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
吹鼓手是乡间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
(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
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50f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2第三段写母亲喜欢和来自家乡的修伞夫妇闲聊,“这是她远嫁之后借以精神返乡的一条快乐的小路”。简要分析这里所说的“精神返乡”包含了哪些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09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86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a2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马周少落拓,不为州里所敬,补州助教,颇不亲事。刺史达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为浚仪令崔贤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长安,止于将军常何家。贞观初,太宗命文武百官陈时政利害,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周备陈损益四十余条,何见之,惊曰:“条目何多也?不敢以闻。”
(周曰:“将军蒙国厚恩,亲丞圣旨,所陈利害,已形翰墨,业不可止也。将军即不闻,其可得耶?”)
何遂以闻。太宗大骇,召问何,遽召周与语,甚奇之。直门下省,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周所陈事: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即其条也。太宗有事辽海,诏周辅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及凯旋,高宗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高宗曰:“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曰:“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及薨,太宗为之恸,每思之甚,将假道术以求见,其恩遇如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周始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文字。(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af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3.7阅读下列文字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南西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话语主导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角度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 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答案:C

分享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相关题目
3.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解析:说明自己难以与年轻人“赛力气”,而且为读树作铺垫,也与后文写人的世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自然地点出了主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48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陵园 凌晨 模棱两可

B.  量变 量杯 量体裁衣

C.  瑕疵 遐想 目不暇接

D.  参赞 人参 参差不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d-fa8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8阅读下面的古诗

{明}徐渭
枝枝叶叶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晴天上,留取根从作雨声。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态特征?“叶叶枝枝”“高高下下”等叠词的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b5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游移的花朵
绿 萍
老家院墙的一侧是一间储物室,里面放置着各种家什。门后的墙上钉着一排钉子,其中就挂着一只金黄色的斗笠。竹编的斗笠在闽南的田间太寻常了,它们的地位虽不如一只耕犁、一辆水车,在春夏多雨的南方却是人手一个的必需品。插秧或者收割的农忙时节,女子们早晨出门都会随手捎上它。春雨来临的时候,只要下得不太细密,戴上它可以继续劳作而不必停下手上进行了一半的活儿。到了酷夏,它又能遮挡光线,起到防晒的作用。那个时期如果你到我的故乡来,常常能见到 ——花朵之下是勤劳的惠安女子。现在即便在乡间,斗笠的身影也早已隐退,只能在一些民俗博物馆里见到。被悬于墙上,用于怀旧。
家里的雨伞只有两种,一种是油纸伞,另一种则是已经开始兴起的布面伞。祖父的油纸伞不亚于一个精致的艺术品——中间一根木轴,木轴下端安着一个木手柄,上端戴一个木伞帽,中段套着一个木伞箍,质朴光洁。若是农民执这样一柄伞会显出与脸庞相映衬的乡土气息,祖父则不然。他总是一身规矩的中山装,上下四只口袋,左上侧口袋里总会插着一支钢笔,即使雨天撑着油纸伞,也一样显出教书先生的气质来。
补伞要上街去。母亲习惯找的夫妻档修补匠,来自她娘家的村庄。丈夫负责主要的修补工作,妻子在一旁十分娴熟地在每个环节为他做好铺垫,递剪刀,剪一块大小相当的伞布或是一截长度适中的铁线,配合十分默契。那时母亲要回一趟娘家基本凭脚力,路途十分遥远。在县城的一隅可以听到乡音,夫妻俩手艺又好,母亲是十分乐意去的。有的人觉得等待补一把伞太耗时间,来了问好修补完的时间,放下就走,等下次经过再取。母亲则每次都要留下,一边等待修补一边和他们闲聊,半小时内已经梳理出对方祖上三代,以及他们与我外公家以及左邻右舍的关系。第二回母亲去的时候,我听他们讲起的无非还是那些人,只是多了一些新鲜的变数,比如老王家新娶了一个外地的媳妇,或者老梁家添了个大胖孙子。或许对于母亲而言,这是她远嫁之后借以精神返乡的一条快乐的小路。等伞补完,一场跨越县城与乡村的时空交流也接近尾声了。
如今逢上雨天放学铃响的时刻,我总会停下手中挥动的笔,从楼上隔着玻璃窗,望着从教室里鱼贯而出的学生,三三两两地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操场上,小路上,山坡边,校门口,,为暗淡的雨天的心情增添了几许清新和妩媚。现在,往往一个雨季过去,教室里会多出许多把伞来,没有主人来认领。有的只是伞骨折断了一支,稍稍变形了点,并不影响使用。这一届的学生都是2010年后出生的,这个时代早已跨入流水线自动化时期,我们这代人对一把伞的珍惜之心,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的。再说,有谁愿意费时费神地去四处寻找一个补伞匠呢?那批当年的匠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纷纷改行换业,或告老还乡去了,一个古老的行业就此销声匿迹。
我得承认自己有收藏一些小物品的癖好。比如一支笔,一把伞,甚至一只水杯。我偶尔会挑合适色调的伞赠予朋友,当然这个朋友是我经过时间考量过的——只有这样的朋友才会明白我的一片心意。她会欢喜地接受,也会如我一般去珍爱它。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伞与“散”谐音,故不宜相赠。后来有一个机会,我询问了一位研究古文字的博士,她说,“伞”字用的是象形的造字法,其异体字“繖”采用的是形声造字法,“散”为声符,取其音不取其义。她的一番严谨的解释暗合了我的想法,让我觉得甚是开怀。我更乐意把伞与“善”联系在一起——事实也的确如此。收到我赠伞的朋友们一直在不散的时光静静存在着,虽不常会面,彼此的牵挂都在。就如在一场场细致紧密的春雨的接力中,,缤纷了一个人间。
(有删节)
从第二段的描写来看,哪些物品显示出祖父的“教书先生的气质”?(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5c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8阅读下面的古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种碧玉。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388-c089-2897e0346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竿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教啊。
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镲……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掼,向前是推。
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一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镲,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
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哆哆,掀起了轿帘子;他们鸣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
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呜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
吹鼓手是乡间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
(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
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50f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2第三段写母亲喜欢和来自家乡的修伞夫妇闲聊,“这是她远嫁之后借以精神返乡的一条快乐的小路”。简要分析这里所说的“精神返乡”包含了哪些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09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86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反馈 涸泽而渔 反聩 哗众取宠

B.  简练 人才倍出 作祟 励精图治

C.  杀戮 严惩不贷 修葺 罄竹难书

D.  整饬 莫衷一是 阔绰 积毁消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a2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马周少落拓,不为州里所敬,补州助教,颇不亲事。刺史达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为浚仪令崔贤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长安,止于将军常何家。贞观初,太宗命文武百官陈时政利害,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周备陈损益四十余条,何见之,惊曰:“条目何多也?不敢以闻。”
(周曰:“将军蒙国厚恩,亲丞圣旨,所陈利害,已形翰墨,业不可止也。将军即不闻,其可得耶?”)
何遂以闻。太宗大骇,召问何,遽召周与语,甚奇之。直门下省,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周所陈事: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即其条也。太宗有事辽海,诏周辅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及凯旋,高宗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高宗曰:“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曰:“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及薨,太宗为之恸,每思之甚,将假道术以求见,其恩遇如此。初,周以布衣直门下省,太宗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周始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文字。(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af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