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搜索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7阅读下列文字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南西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话语主导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角度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 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答案:C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4.20.A. hospitals B. factories C. schools D. armies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b6a1-edf0-c089-2897e0346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8You and I could hardly work together,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2db8-4ae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这篇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8-f8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3-0539-833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7. A. fair B. mistaken C. similar D. wrong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b6a1-da68-c089-2897e03465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未,以信子由之说。 【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8-fc9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3-1cd5-fa0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5There’s plenty of time, so you worry about it.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8-844a-62d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9Family members worked hard ()sure that they had enough foo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496a-2ab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9诗的后两句写了戍边战士怎样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9-0c3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3.7阅读下列文字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大陆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南西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的,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因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话语主导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角度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阅读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这表明中国古代很重视农业生产。

B、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东”与“春”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C、 作者列举中国古代诗词的例子意在表明,“东风”常常可以指代“春风”。

D、 “东风随春归”意思是东风随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说可以用东风解释春风。

答案:C

二零二二语文模拟试题
相关题目
4.20.A. hospitals B. factories C. schools D. armies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b6a1-edf0-c089-2897e0346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8You and I could hardly work together, ()?

A.   could you

B.   couldn’ t I

C.   couldn’t we

D.   could w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2db8-4ae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这篇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8-f8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2.

A.   then

B.   when

C.   suddenly

D.   an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3-0539-833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7. A. fair B. mistaken C. similar D. wrong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b6a1-da68-c089-2897e03465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未,以信子由之说。 【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8-fc9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3.

A.   make

B.   do

C.   learn

D.   review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3-1cd5-fa0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5There’s plenty of time, so you worry about it.

A.   needn’t

B.   couldn’t

C.   mustn’t

D.   wouldn’t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8-844a-62d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9Family members worked hard ()sure that they had enough food.

A.   making

B.   make

C.   made

D.   to mak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22-496a-2ab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9诗的后两句写了戍边战士怎样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1989-0c3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