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搜索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3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_____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_____,否则辛苦抢占的_____有可能得而复失。

A、 体验 布局 先机

B、 布局 体验 先机

C、 布局 先机 体验

D、 先机 体验 布局

答案:B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3.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48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日:(“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ee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d-fe70-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64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晏子劝说齐灵公,用了一个什么比喻?这个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38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人人都像塌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接着一声长叹。
①孩子不哭了 ②狗不叫了 ③鸡不啼了 ④女人不笑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15e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 ),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也有( ),更多的则是(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25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热作用是人体在电磁场下体温升高的一种物理反应
②引发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
③研究证明,白血病和肿瘤是由于低频电磁波干扰人体微弱电磁场而造成的
④人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就会发生热作用或非热作用
⑤电磁波对机体表层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1-ab3a-f82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②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③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④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⑤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⑥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⑦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日: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⑧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从弟桃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姆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第三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作者认为,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要注重(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c5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9从全诗看,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ee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3.3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_____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_____,否则辛苦抢占的_____有可能得而复失。

A、 体验 布局 先机

B、 布局 体验 先机

C、 布局 先机 体验

D、 先机 体验 布局

答案:B

分享
二零二二语文题库1一5
相关题目
3.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解析:说明自己难以与年轻人“赛力气”,而且为读树作铺垫,也与后文写人的世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自然地点出了主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48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日:(“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ee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  误解 甄别 周游

B.  曲解 鉴别 漫游

C.  误解 鉴别 漫游

D.  曲解 甄别 周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d-fe70-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陌生 秣兵厉马 蓦然醒悟

B.  唠叨 时代烙印 防旱防涝

C.  堕落 度德量力 城墙垛口

D.  保姆 栉风沐雨 睦邻友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64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晏子劝说齐灵公,用了一个什么比喻?这个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e38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人人都像塌了架,丢了魂,一声长叹接着一声长叹。
①孩子不哭了 ②狗不叫了 ③鸡不啼了 ④女人不笑了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15e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 ),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也有( ),更多的则是(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  ①③②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②④①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04-e89e-025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热作用是人体在电磁场下体温升高的一种物理反应
②引发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
③研究证明,白血病和肿瘤是由于低频电磁波干扰人体微弱电磁场而造成的
④人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就会发生热作用或非热作用
⑤电磁波对机体表层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1-ab3a-f82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②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③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④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⑤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⑥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⑦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日: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⑧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从弟桃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姆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第三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作者认为,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要注重(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2-7709-6c5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9从全诗看,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13-21a9-fee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