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跨”是一个动作。《说文解字》解释:跨,渡也。本义为迈腿越过。后又引申为超越时间、地区等界限,例如跨时代、跨区域、跨界......“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也常常能反映出时代社会的变化。
根据上面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答案:立意:跨:渡也。可以是跨越山涧、河流、大山……“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跨越山涧、河流……亦可寓意战胜人生的困境。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不断涌现的外界压力,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亚健康”甚至被成为“世纪病”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亦有调查显示近七成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近两成青少年心理素质堪忧。基于此,立意可以从教师、青少年应具有积极、乐观,勇于跨越人生沟壑,勇攀人生高峰的角度立意。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11、五年级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材料: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编自詹克明《目光》)

问题:(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的一个人的特性。(4 分)

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10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8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五年级学生陈某逃课去网吧上网,学校在得知消息后,应当(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892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右图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示意图,发明地动仪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0ab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孙老师常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说:“你做得不错!要是像XX同学-一样,可就惨啦”千万不要像XX同学一样!”“你就不能像XXX同学一样表现好点吗?”老师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893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惟独数学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題,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宏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4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51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90f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跨”是一个动作。《说文解字》解释:跨,渡也。本义为迈腿越过。后又引申为超越时间、地区等界限,例如跨时代、跨区域、跨界......“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也常常能反映出时代社会的变化。
根据上面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答案:立意:跨:渡也。可以是跨越山涧、河流、大山……“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跨越山涧、河流……亦可寓意战胜人生的困境。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不断涌现的外界压力,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亚健康”甚至被成为“世纪病”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亦有调查显示近七成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近两成青少年心理素质堪忧。基于此,立意可以从教师、青少年应具有积极、乐观,勇于跨越人生沟壑,勇攀人生高峰的角度立意。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11、五年级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   把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   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   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   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解析:解析:考查考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具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能力的职责。所以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要出于关爱学生的目的。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A.   行使教育权利

B.   履行教师的义务

C.   影响学校的秩序

D.   给学校出难题

解析: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材料: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编自詹克明《目光》)

问题:(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的一个人的特性。(4 分)

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10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8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五年级学生陈某逃课去网吧上网,学校在得知消息后,应当( )。

A.  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B.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情况

C.  及时与陈某的父母取得联系

D.  与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取得联系

解析: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由学校承担责任。据此可知,学校在得知消息后,应及时与陈某的监护人即他父母取得联系,故本题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892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右图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示意图,发明地动仪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是( )。

A.   祖冲之

B.   宋应星

C.   张衡

D.   蔡伦

解析:解析:张衡创制地动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0ab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孙老师常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说:“你做得不错!要是像XX同学-一样,可就惨啦”千万不要像XX同学一样!”“你就不能像XXX同学一样表现好点吗?”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能够培养学生谦逊品质

B.  正确,能够促进学生认识自己

C.  不正确,会伤害被比较的学生

D.  不正确,应只与优秀学生比较

解析:解析:孙老师的行为不正确,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893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   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   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   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解析:解析:考查考生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作为班主任对于任何侵犯学生隐私的行为必须及时制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a5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惟独数学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題,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宏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4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

A.   收容教养

B.   强制劝退

C.   开除学籍

D.   批评教育

解析:解析:学校不能进行收容教养,也没有权利劝退和开除学籍,否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项是学校可以采取的办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51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  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  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  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  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解析:解析: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故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90f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