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搜索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8、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 )。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间隔强化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理论。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98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9ce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域在于是否承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b23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2014年 2月 6日至 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第 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21b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2380-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121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3c3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实验中要解决 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别配置 A,B,C,三个容量不同的量杯,要求被试使用它们量出一定量的水。前 5个问题均可通过“B减 A减 2C”得以解决;后 3个问题尽管可以采用“A加 C”这种更简便的方法,但被试仍沿用“B减 A减 2C”。该实验体现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5f5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8a9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9e2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28、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 )。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间隔强化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理论。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分享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相关题目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消极反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98b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圣经

C.  空想主义

D.  理想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并克服了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9ce0-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域在于是否承认()。

A.  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B.  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C.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D.  思想理论对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解析:解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唯心史观认为少数天才、帝王、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所以,两者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b23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2014年 2月 6日至 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第 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

A.  圣彼得堡

B.  莫斯科

C.  符拉迪沃斯托克

D.  索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21b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问题

B.  阶级关系和阶层结构的变化问题

C.  社会存在与社会认知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解析: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第四.由于社会历史观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归根到底是由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2380-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B.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建设中国

C.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6-121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3c3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实验中要解决 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别配置 A,B,C,三个容量不同的量杯,要求被试使用它们量出一定量的水。前 5个问题均可通过“B减 A减 2C”得以解决;后 3个问题尽管可以采用“A加 C”这种更简便的方法,但被试仍沿用“B减 A减 2C”。该实验体现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  原型启发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动机水平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叫作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使人的思维产生惰性或僵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5f5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  荣格

B.  罗杰斯

C.  卡特尔

D.  阿德勒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本主义疗法。交朋友小组是罗杰斯开创的一种集体心理治疗﹐由背景或问题相似的人组成小组,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参加者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可以用于希望提高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正常人。一,选择题: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8a9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

A.  理解性

B.  恒常性

C.  整体性

D.  选择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9e2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