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 )。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 《滕王阁诗》

C、 《山中》

D、 《蜀中九日》

答案:A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歌名句,较为简单。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边塞诗人( )的作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e30-c07f-52a228da6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1“公式、攻势、宫室”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杜子美“三别”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7e90-c07f-52a228da60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1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6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4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人的诗歌风貌给人的突出感觉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a48-c07f-52a228da602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双语现象是一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5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下面各项中属于方言词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 )。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 《滕王阁诗》

C、 《山中》

D、 《蜀中九日》

答案:A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歌名句,较为简单。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相关题目
1.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边塞诗人( )的作品。

A.  高适

B.  岑参

C.  崔颢

D.  常建

解析:解析:崔颢《黄鹤楼》诗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e30-c07f-52a228da6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1“公式、攻势、宫室”是()

A.  同形词

B.  同音词

C.  同义词

D.  同根词

解析:解析:同音词是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有同音又同形、同音不同形两类。“公式、攻势、宫室”是属于同音不同形的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杜子美“三别”是指( )。

A.  《新婚别》

B.  《垂老别》

C.  《无家别》

D.  《父母别》

解析:解析:此题考察杜甫《三吏》《三别》诗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7e90-c07f-52a228da60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1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

A.  阿拉伯人

B.  汉人

C.  苏美尔人

D.  埃及人

解析:解析:文字演变发展的第一步是象形符号演变为表意的符号或兼表意和音的字符,这一点可以通过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的演变过程来证明。公元前4000多年前,现在属于伊拉克的地方有一个苏美尔民族。他们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文字,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后来他们开始用芦管在泥板上压印文字。因为压印出来的字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给这种文字取了一个名称,叫“楔形文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6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

A.  拉丁语族

B.  日尔曼语族

C.  古斯拉夫语族

D.  印地语族

解析:解析:日耳曼语族属于印欧语系,下面有英语、荷兰语、卢森堡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冰岛语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4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

A.  “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

B.  “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

C.  “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

D.  “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

解析:解析: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现象主要有:“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和“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则表现出社会心理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人的诗歌风貌给人的突出感觉是( )。

A.  悲怆

B.  绮丽

C.  委婉

D.  直截

解析:解析:晚唐绮艳题材诗歌风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a48-c07f-52a228da602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双语现象是一种

A.  个人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自然现象

D.  偶发现象

解析:解析:“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5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面各项中属于方言词的有()

A.  上网

B.  囹圄

C.  蹩脚

D.  溜弯儿

E.  太妹

解析:解析:汉语方言词指的是本来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上网”是新词,而“囹圄”是文言词,都属于一般语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A.  那里的茶花很多。

B.  那里的杜鹃很多。

C.  那里的月季很多。

D.  那里的玫瑰很多。

解析:解析:句子的歧义由语汇歧义和组合歧义两种情况。这里属于语汇歧义,即选项B中“杜鹃”是指花儿还是鸟儿不能够确定,就产生歧义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