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8、学生甲和乙有矛盾,甲为私愤,把乙的照片作为飞瞟的靶子,甲的做法( )。

A、  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  合法,对乙没有不良影响

C、  不合法,侵犯乙的名誉权

D、  不合法,侵犯乙的肖像权

答案:D

解析:解析: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对肖像进行损害、玷污。题干中甲为发泄私愤,损害乙的照片,侵犯的是乙的肖像权。故选D。ABC项:均为干扰项,不合题意,故不选。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36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d3c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下列对平面几何中有关三角形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a91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某农村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内改正的机关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cb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1、在我国历史上,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等观测天象的仪器,主持编制了……,讲一个回归年的天数精确到 365、2425 天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472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5、古代中国历来重视农业,关于农业的书籍很多。下列著作和作者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975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材料:
当今世界已然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人的高度融合,产生了爆炸式增长和高度复杂化的数据集合。这些规模超乎想象的,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当下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大规模,具有体量浩大、模式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的特点。这种全面、多元的大数据隐含隐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数据正在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在社会政治创新实践领域,大数据的全数据分析功能正在为政治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思维视角,通过把大数据及其背后的相关性联系,人们完全能够据此要求作出正确的决定,《纽约时报》据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础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尤其是“物联网”的兴起,人们与感应器、显示屏等数据收集设备的日常交流不可避免。以至于有人预言,感应器和互联网链接也在将“沉默的”设备转变为强大的预测和猜测设备,他们收集的数据可以与来自其他设备和数据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成果,这些成果的价值可能远远高于那些生成基础数据的设备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有是“剧作者”。“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在创造网络数据的同时,人们也被网络大数据改造。
大数据正在因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而触发了社会道德治理的技术化创新潮流,尽管大数据存在着隐私安全、数据获取、数据准确性、数据利用与监管的问题,在目前社会治理实践领域,大数据不仅是人们治理社会的技术路径,还是人们治理改造的可能对象,尚存在理论纷争和现实困境,但是大数据正在毋庸置疑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视野,并将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网络社会的大数据化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并在科学化、程序化等方面提供了更具技术性的支持,社会道德治理制度是一个观念变革,政策选择、政策实施与检测的完整体系。其中大数据承担了数据传播,政策支撑、技术实施等功能,大数据管理及其应用的现状表明,通过掌握和利用大数据资源,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过程的透明化,治理行为的数据化;重视大数据支援发展和技术应用,以大数据实现社会道德治理的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时代要求。
——摘编自《大数据时代社会道德治理创新的理论形态》
问题:
(1)请简要概括文章画线句“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表达的意思。(4分)
(2)在促进社会治理上,文章认为大数据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c00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8、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52d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7、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a8c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道教名山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c6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8、在教育测量中,题目难度计算常用极端分组法。现共有200 人回答了某道试题,总分排名最前面的54 人中有45 人答对,总分排名最后的54 人中有9 人答对,则这道题的难度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77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88、学生甲和乙有矛盾,甲为私愤,把乙的照片作为飞瞟的靶子,甲的做法( )。

A、  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  合法,对乙没有不良影响

C、  不合法,侵犯乙的名誉权

D、  不合法,侵犯乙的肖像权

答案:D

解析:解析: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对肖像进行损害、玷污。题干中甲为发泄私愤,损害乙的照片,侵犯的是乙的肖像权。故选D。ABC项:均为干扰项,不合题意,故不选。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36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的是( )。

A.   鸣凤

B.   涓生

C.   祥林嫂

D.   孔乙己

解析:解析:鸣凤出自巴金的《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d3c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下列对平面几何中有关三角形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45度

D.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解析:解析: 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45,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A项:在平面中,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不选。B项:根据三角形三条边关系的定则,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等边三角形,又称正三边形,为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相等,均为60°,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a91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某农村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内改正的机关是( )

A.   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   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所以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cb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1、在我国历史上,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等观测天象的仪器,主持编制了……,讲一个回归年的天数精确到 365、2425 天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是( )

A.   张衡

B.   祖冲之

C.   郭守敬

D.   徐光启

解析:解析:题干中所列举的事情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的成就,特别是《授时历》,与现代公历非常接近,而比公历的出现早得多,故选C。A项: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不合题意,故不选。B项: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徐光启曾编纂《崇祯历书》、《农政全书》,译《几何样书》。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472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5、古代中国历来重视农业,关于农业的书籍很多。下列著作和作者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氾胜之书》-王祯

B.   《齐民要术》-贾思勰

C.   《四民月令》-崔寔

D.   《农政全书》-徐光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泛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BCD项正确。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975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材料:
当今世界已然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的高度发达及其与人的高度融合,产生了爆炸式增长和高度复杂化的数据集合。这些规模超乎想象的,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当下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大规模,具有体量浩大、模式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的特点。这种全面、多元的大数据隐含隐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数据正在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发展战略,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在社会政治创新实践领域,大数据的全数据分析功能正在为政治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思维视角,通过把大数据及其背后的相关性联系,人们完全能够据此要求作出正确的决定,《纽约时报》据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础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尤其是“物联网”的兴起,人们与感应器、显示屏等数据收集设备的日常交流不可避免。以至于有人预言,感应器和互联网链接也在将“沉默的”设备转变为强大的预测和猜测设备,他们收集的数据可以与来自其他设备和数据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的信息成果,这些成果的价值可能远远高于那些生成基础数据的设备的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有是“剧作者”。“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在创造网络数据的同时,人们也被网络大数据改造。
大数据正在因其独特的社会价值而触发了社会道德治理的技术化创新潮流,尽管大数据存在着隐私安全、数据获取、数据准确性、数据利用与监管的问题,在目前社会治理实践领域,大数据不仅是人们治理社会的技术路径,还是人们治理改造的可能对象,尚存在理论纷争和现实困境,但是大数据正在毋庸置疑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视野,并将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网络社会的大数据化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并在科学化、程序化等方面提供了更具技术性的支持,社会道德治理制度是一个观念变革,政策选择、政策实施与检测的完整体系。其中大数据承担了数据传播,政策支撑、技术实施等功能,大数据管理及其应用的现状表明,通过掌握和利用大数据资源,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过程的透明化,治理行为的数据化;重视大数据支援发展和技术应用,以大数据实现社会道德治理的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时代要求。
——摘编自《大数据时代社会道德治理创新的理论形态》
问题:
(1)请简要概括文章画线句“在创造大数据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表达的意思。(4分)
(2)在促进社会治理上,文章认为大数据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c00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8、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A.   朱既明

B.   屠呦呦

C.   巴斯德

D.   弗莱明

解析:解析:青霉素是苏格兰医生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的。1940年第一代青霉素问世,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故选D。A项:朱既明,病毒学家, 1945年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青霉素成功发现甲型流感病毒丝状体,并首次在试管中将一个动物病毒(流感病毒)裂解为有生物活性的亚单位发现流感病毒的β抑制素,被命名为“朱氏抑制素”。B项:屠呦呦,我国药学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巴斯德,法国生物学家,开创了微生物学,发明巴氏消毒法。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52d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7、下列京剧折子戏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   《失空斩》

B.   《定军山》

C.   《宇宙峰》

D.   《长坂坡》

解析:解析:C项《宇宙锋》是梅兰芳代表作,根据汉剧的《赵高修本》、《金殿装疯》两折戏整理。A、B、D项均出自《三国演义》。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a8c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道教名山的一项是( )。

A.   九华山

B.   武当山

C.  崂山

D.  茅山

解析:解析:九华山不是道教名山,是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故A项说法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c6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8、在教育测量中,题目难度计算常用极端分组法。现共有200 人回答了某道试题,总分排名最前面的54 人中有45 人答对,总分排名最后的54 人中有9 人答对,则这道题的难度是( )。

A.   0.83

B.   0.58

C.   0.50

D.   0.32

解析:解析:极端分组法计算难度的具体措施:将抽样后的样本或全部试卷按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从得分最高的一份试卷开始依次向下选出全部试卷(或样本)的27%,作为高分组;从得分最低的一份试卷开始依次向上选出全部试卷(或样本)的27%,作为低分组;按下列公式计算难度:P= (PH+PL) /2式中,P为难度,PH为高分组难度,PL为低分组难度。根据题干可知,高分组的难度PH=45/54=0.83,低分组的难度PH=9/54=0.17,故该题的难度P=(0.83+0.17)/2=0.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77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