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66、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

A、  庖丁解牛

B、  愚公移山

C、  自相矛盾

D、  揠苗助长

答案:A

解析:解析《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选自《庄子·养生主》,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选A。B项:《愚公移山》出自《列子》,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后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揠苗助长》出于《孟子·公孙丑上》,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不合题意,故不选。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16、刚完成培训的张老师自费讲资料印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与同事分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46c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某校组织同一学科教师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建议,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a4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66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下列科学家中,提出并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60a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ef6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75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下列选项中,未列入我国刺绣工艺中“四大名绣”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a52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6、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地处亚、非、欧交界处,延续了千年之久。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356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6、下列历史故事,与曹操有关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a1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2、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显示了中国明代高超的制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下列选项中,郑和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83d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266、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

A、  庖丁解牛

B、  愚公移山

C、  自相矛盾

D、  揠苗助长

答案:A

解析:解析《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选自《庄子·养生主》,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选A。B项:《愚公移山》出自《列子》,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后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揠苗助长》出于《孟子·公孙丑上》,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不合题意,故不选。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16、刚完成培训的张老师自费讲资料印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与同事分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老师具有循循善诱的品德

B.   老师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C.   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

D.   重视专业素养的提高

解析:解析: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教师素养的提高。A项与题干无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46c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某校组织同一学科教师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建议,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  进修培训

B.  同伴互助

C.  师德结对

D.  自我研修

解析:解析:教师之间的相互研讨,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中的同伴互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a4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 )。

A.   学生的知识储备

B.   学生的情感体验

C.   学生的习惯培养

D.   学生的人格养成

解析:解析:题目中的话出自《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66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下列科学家中,提出并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的是( )。

A.   拉瓦锡

B.   波义

C.   普利斯特里

D.   阿伏伽德罗

解析:解析:燃烧过程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长期未解的化学奥秘,终于为杰出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揭示。拉瓦锡综合了1772年至1777年五年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一篇题为《燃烧理论》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理论即:“燃烧的氧化学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60a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战国时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B.  我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

C.  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D.  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解析:解析:《离骚》是我国诗史上最长的政治抒情诗;中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是《孔雀东南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ef6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

A.   合作机制

B.   监督机制

C.   协调机制

D.   考核机制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八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故正确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75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下列选项中,未列入我国刺绣工艺中“四大名绣”的是( )。

A.   苏绣

B.   京绣

C.   湘绣

D.   蜀绣

解析:解析: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故B选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a52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6、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地处亚、非、欧交界处,延续了千年之久。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

A.   罗马

B.   安条克

C.   大马士革

D.   君士坦丁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故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356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6、下列历史故事,与曹操有关的是( )

A.   破釜沉舟

B.   望梅止渴

C.   三顾茅庐

D.   草木皆兵

解析:解析:A项“破釜沉舟”是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胜秦军的故事,C项“三顾茅庐”是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下山辅佐自己的故事,D项“草木皆兵”是淝水之战时苻坚看到东晋大军时惊慌的故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a1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2、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显示了中国明代高超的制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下列选项中,郑和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是( )

A.   东南亚一带

B.   非洲西岸和西班牙一带

C.   地中海一带

D.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解析:解析: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83d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