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搜索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等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泄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 2.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 3.由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具有主管消化饮食,使之变化生成水谷精微,以及运输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饮食进入胃之后,吸收其有用的营养物质并使之转化为气、血、津液等,故脾还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生化出的水谷精微还靠脾的运输布散周身,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后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未源,是人赖以生长、生存的根本。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胃)所主管,故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4.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 5.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导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 6.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症的虚实变化。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病症。临床上痰涎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淤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休 7.人的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司之外,与肝的关系也有很密切,这是由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也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的功能,亦即具有促进与协调整个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这一作用表现在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方面最为突出。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人才能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异常的现象。或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愁善感,甚至闷闷欲哭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甚至昏不识人等肝气上逆的 8.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通过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转输全身,其剩余的水分,吸收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燥化形成粪便排出。饮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排出胆汁助消化,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维持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宜通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9.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并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体内的循环血量,当人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运行五脏六腑的经脉之中,当人安静休息的时候,则大量的血液流归肝脏贮藏起来。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常常出现各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昏花,,雀盲(夜盲)、肢麻振颤、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若肝气逆乱,血随气逆,则可出现吐血、血阻血、女3女血月崩等月干不藏血的病变,若月干血疲滞,则见胸胁刺痛、胁下疲块、妇女痛经等。正是由于心主脉,维持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 10.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导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

答案:空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201.B 202.D 203.C 204.D 205.A 206.B 207.D 208.C 209.C 210.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b30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3.气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8fe0-c017-654bab5e05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6.创蔓驭卫氖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2e38-c017-654bab5e0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4.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可出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b-ff5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奇经:即奇经八脉,是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阳维脉的总称。 4.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6.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明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7.阴脉之海:任脉具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功能,,故又称“阴脉之海”。 8.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9.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10.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d63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6.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b-8a2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宋代__________提出了“三因学说”的病因分类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41c0-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肾,开窍于__________其液为__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45a8-c017-654bab5e05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五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8fe0-c017-654bab5e05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9.发病后产生的不同病证与以下何因素有关:(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1ab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等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泄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 2.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 3.由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具有主管消化饮食,使之变化生成水谷精微,以及运输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饮食进入胃之后,吸收其有用的营养物质并使之转化为气、血、津液等,故脾还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生化出的水谷精微还靠脾的运输布散周身,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后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未源,是人赖以生长、生存的根本。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胃)所主管,故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4.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 5.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导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 6.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症的虚实变化。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病症。临床上痰涎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淤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休 7.人的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司之外,与肝的关系也有很密切,这是由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也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的功能,亦即具有促进与协调整个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这一作用表现在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方面最为突出。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人才能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异常的现象。或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愁善感,甚至闷闷欲哭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甚至昏不识人等肝气上逆的 8.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通过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转输全身,其剩余的水分,吸收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燥化形成粪便排出。饮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排出胆汁助消化,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维持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宜通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9.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并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体内的循环血量,当人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运行五脏六腑的经脉之中,当人安静休息的时候,则大量的血液流归肝脏贮藏起来。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常常出现各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昏花,,雀盲(夜盲)、肢麻振颤、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若肝气逆乱,血随气逆,则可出现吐血、血阻血、女3女血月崩等月干不藏血的病变,若月干血疲滞,则见胸胁刺痛、胁下疲块、妇女痛经等。正是由于心主脉,维持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 10.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导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

答案:空

分享
2018中医三基考试练习
相关题目
201.B 202.D 203.C 204.D 205.A 206.B 207.D 208.C 209.C 210.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b30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3.气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8fe0-c017-654bab5e05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6.创蔓驭卫氖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 )

A.  赵献可

B.  张景岳

C.  叶天士

D.  吴鞠通

E.  王清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2e38-c017-654bab5e0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4.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可出现:( )

A.  失眠、多梦

B.  神志不宁

C.  谵狂

D.  健忘

E.  昏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b-ff5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奇经:即奇经八脉,是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阳维脉的总称。 4.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5.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6.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明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7.阴脉之海:任脉具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功能,,故又称“阴脉之海”。 8.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9.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10.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d63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6.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

A.  阴阳相互制约

B.  阴阳互根

C.  阴阳相互转化

D.  阴平阳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b-8a2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宋代__________提出了“三因学说”的病因分类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41c0-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肾,开窍于__________其液为__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45a8-c017-654bab5e05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五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8fe0-c017-654bab5e05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9.发病后产生的不同病证与以下何因素有关:( )

A.  感邪轻重

B.  季节气候

C.  感邪性质

D.  正气强弱

E.  邪中部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20-243c-1ab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