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搜索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4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体表现在()。

A、 能够采取自觉态度或行动

B、 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

C、 能够超越教师和书本的限制

D、 能够完全脱离老师的指导

答案:ABC

解析: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A选项体现了自觉性,B选项体现了独立性,C选项体现了创造性,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14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3.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其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d38-c021-5dd340f224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6.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这一特点是出现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2.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4a8-c021-5dd340f224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9.在人口总体中,智力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两头大,中间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7.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0c0-c021-5dd340f224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8.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等六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7.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9b0-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4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体表现在()。

A、 能够采取自觉态度或行动

B、 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

C、 能够超越教师和书本的限制

D、 能够完全脱离老师的指导

答案:ABC

解析: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A选项体现了自觉性,B选项体现了独立性,C选项体现了创造性,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4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3.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其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  社会助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促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d38-c021-5dd340f224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6.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这一特点是出现在()。

A.  原始教育

B.  古代教育

C.  近代教育

D.  现代教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2.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  知识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能力本位论

解析: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加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阶级服务。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4a8-c021-5dd340f224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9.在人口总体中,智力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两头大,中间小。()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在人口总体中,智力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7.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  强调直观教学

B.  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相互联系

C.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  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0c0-c021-5dd340f224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

A.  心理特征

B.  心理表现

C.  心理变化

D.  心理现象

解析:解析: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8.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等六项。

A.  进修培训

B.  调查研究

C.  参与决策

D.  培养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7.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解析:解析:利用记忆术的策略为精细加工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A.  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

B.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  教育是传统科学文化知识

D.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9b0-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