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搜索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5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的学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答案:D

解析: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每个阶段的心理冲突如下:(1)婴儿前期(0-1.5岁):信任—怀疑;(2)婴儿后期(1.5-3岁):自主—羞耻;(3)幼儿期(3-6岁):主动—内疚;(4)童年期(6-12岁)勤奋—自卑;(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8)成年后期(50岁后):完善—失望、厌恶。12-18岁的学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角色同一对混乱。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245.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体现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3.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448-c021-5dd340f224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890-c021-5dd340f22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8.某学生认为自己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努力学习,这种归因维度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4a8-c021-5dd340f224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bf8-c021-5dd340f22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4.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2.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5.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6.皮亚杰按照年龄高低,由低到高依次把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教育目的应当反映社会要求,应与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428-c021-5dd340f224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45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的学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答案:D

解析: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每个阶段的心理冲突如下:(1)婴儿前期(0-1.5岁):信任—怀疑;(2)婴儿后期(1.5-3岁):自主—羞耻;(3)幼儿期(3-6岁):主动—内疚;(4)童年期(6-12岁)勤奋—自卑;(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8)成年后期(50岁后):完善—失望、厌恶。12-18岁的学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角色同一对混乱。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245.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介入,这样的教学体现出()。

A.  教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特征

B.  教师关心学生进步,根据学生需要和理解开展教育、多种形式评价和指导

C.  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D.  师生之间平等,通过相互了解和尊重建立良好教学互动

解析:解析: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即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3.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理论。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信息的继时加工

D.  信息的同时加工

解析:解析: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在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的比较整齐,这体现出学生对于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属于场依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448-c021-5dd340f224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实际锻炼法

D.  陶冶教育法

解析:解析:A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C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加才干,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D项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890-c021-5dd340f22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8.某学生认为自己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努力学习,这种归因维度是()。

A.  内部、稳定、可控

B.  外部、稳定、不可控

C.  内部、不稳定、可控

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解析: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4a8-c021-5dd340f224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bf8-c021-5dd340f22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4.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

A.  平衡性

B.  同化性

C.  顺应性

D.  守恒性

解析:解析:儿童能够认识到苹果没有因为切开而改变重量,这说明儿童思维具备了守恒性。平衡性、同化性、顺应性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2.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5.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塑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6.皮亚杰按照年龄高低,由低到高依次把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A.  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C.  感知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教育目的应当反映社会要求,应与人自身发展需要辩证统一。()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反应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要求的辩证统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428-c021-5dd340f224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