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搜索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97.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 依赖性

B、 向师性

C、 接受性

D、 可塑性

答案:B

解析: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247.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9.在一堂物理课上,同学们就牛顿第三定律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位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428-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3.能够计算概率问题的学生最有可能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8.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为遏制这种情况,董仲舒提出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bf8-c021-5dd340f224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c0-cef0-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d98-c021-5dd340f224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9.课间A同学拿橡皮砸B同学,B同学一气之下把橡皮擦扔到了楼下。A同学向班主任王老师报告了此事,王老师二话不说将B同学叫到办公室开始训斥。王老师在处理这起事件时违反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180-c021-5dd340f224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物理、化学多采用演示、实验法,这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d98-c021-5dd340f224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规律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568-c021-5dd340f22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297.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 依赖性

B、 向师性

C、 接受性

D、 可塑性

答案:B

解析: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247.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A.  体谅模式

B.  社会模仿模式

C.  活动模式

D.  认知模式

解析:解析:认知模式是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科尔伯格主要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8f0-c021-5dd340f22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9.在一堂物理课上,同学们就牛顿第三定律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解析:解析: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位学生。()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428-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3.能够计算概率问题的学生最有可能处于()。

A.  前运算阶段

B.  动作运算阶段

C.  形式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83e8-c021-5dd340f224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为遏制这种情况,董仲舒提出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bf8-c021-5dd340f224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

A.  逐渐分化原则

B.  整合协调原则

C.  概括性原则

D.  先行组织者策略

E.  并列结合学习策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了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c0-cef0-c021-5dd340f22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A.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B.  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

C.  具有平均发展个体的功能

D.  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既有即时价值又有延时价值,B项错误;学校教育尊重个人差异,C项错误;D项是个体利用环境的能力。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d98-c021-5dd340f224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9.课间A同学拿橡皮砸B同学,B同学一气之下把橡皮擦扔到了楼下。A同学向班主任王老师报告了此事,王老师二话不说将B同学叫到办公室开始训斥。王老师在处理这起事件时违反了()。

A.  教育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

D.  公正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解析: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公正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坚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180-c021-5dd340f224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物理、化学多采用演示、实验法,这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

A.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  学生的实际情况

C.  教师的本身素质

D.  教材内容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3d98-c021-5dd340f224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规律的()

A.  练习律

B.  准备律

C.  近因律

D.  效果律

解析:解析:效果律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568-c021-5dd340f22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