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通
试题通
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试题通
搜索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答案:空

试题通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试题通
11.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f9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05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ba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d31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b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f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7c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ff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76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43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试题通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答案:空

试题通
分享
试题通
试题通
历史选择题高考真题
相关题目
11.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答案】C
【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B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C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D项错误。
点睛: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第一手资料指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具有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等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f9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商业这一长效热点,落实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变化类”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关注材料中变化后的结果。由本题中“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的信息可判定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05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点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本题就是以革命文化为基础命制的,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ba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d31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b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答案】D
【解析】材料数据说明,欧共体成立后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欧共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A项错误;此时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主导的,故B项错误;欧共体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C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f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b7c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ff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答案】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c76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473-2708-a43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