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搜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关于中学生记忆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以无意记忆为主

B、 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

C、 以机械记忆为主

D、 以意义记忆为主

答案: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2.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有哪些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fb2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答:(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能做”、“知道怎样做”以及“会做”未能明确加以区分开来。事实上,这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能做”处于较低层次,表明个体能够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但至于是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则不能做出计划或用言语加以表述,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只是经过探索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已经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或然性。“知道怎样做”是指个体能用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活动的进行,或能陈述活动的规则,并知道为完成一定任务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会做”则不仅“能做”,而且“知道怎样做”,表现为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做的程序,并以一定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知道怎样做不等于会做,会做一定知道怎样做,但“知道怎样做”不一定“会做”。一个某项活动的熟练操作者可能根本不了解或无法给出内含于这项操作活动的有关原理与规则,但他能做这项工作或者会做这项工作,也许他根本从未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或为完成该项任务需具备哪些条件,以至他不能用言语表述活动进行的程序,但他至少应该能用内部语言表述他关于该工作的开展,或者在经过反思、总结后能表述活动的程序。也许正是由于他的技能相当熟练,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以至于在其活动中根本意识不到活动是如何开展的。这种不受意识支配的技能是难以教给他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不能意识到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则他根本不可能去培养学生的技能,要让他人能从他那里学习如何完成这项技能,则他首先应该知道怎样做,并能运用外部语言陈述出来,也即是以程序性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做”、“会做”可表现为一种外显的行为,而“知道怎样做”则表现为“知识”的形态。
(2)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这是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前提。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就是陈述性知识,它通常提供程序所需的材料,理解某个过程的条件需要陈述性知识。二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习得的陈述性、程序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持下来,这时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和规则主要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存储,学生能言语陈述规则,但不能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需要弄清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条件,使命题网络方式存储的陈述性、程序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为表征的程序性知识。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陈述性知识都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课上学到的历史事件、地名、人名,地理课上学到的国家、省份、山脉、河流的名称、位置等只能作为符号的知识或事实的知识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下来。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是作为程序性知识前身的陈述性知识。三是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在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果某个条件适合,就可以采取某个行动”,学生不一定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但能够识别刺激情境是否符合某个行为的条件或符合应用某个规则的条件。在第三阶段的教学中,则要求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相应行动,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系列知识”,“技术的知识”开始转化为“实践的知识”,学生由“知道怎样做”开始变得“会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e1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学生学习动机低下是因为他(她)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学习这一任务”,这一观点最能体现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9b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贾德根据“水下打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0f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发现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92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c2a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其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和防止( ),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5d1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答:(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发展可能性,环境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等)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2)早期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进行教育效果就比较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6cb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如何根据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8c0-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规则学习有两种方式:( )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4d8-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4.关于中学生记忆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以无意记忆为主

B、 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

C、 以机械记忆为主

D、 以意义记忆为主

答案: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相关题目
2.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有哪些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fb2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答:(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能做”、“知道怎样做”以及“会做”未能明确加以区分开来。事实上,这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能做”处于较低层次,表明个体能够完成一定的具体任务,但至于是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则不能做出计划或用言语加以表述,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只是经过探索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已经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或然性。“知道怎样做”是指个体能用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活动的进行,或能陈述活动的规则,并知道为完成一定任务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会做”则不仅“能做”,而且“知道怎样做”,表现为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表述做的程序,并以一定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知道怎样做不等于会做,会做一定知道怎样做,但“知道怎样做”不一定“会做”。一个某项活动的熟练操作者可能根本不了解或无法给出内含于这项操作活动的有关原理与规则,但他能做这项工作或者会做这项工作,也许他根本从未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或为完成该项任务需具备哪些条件,以至他不能用言语表述活动进行的程序,但他至少应该能用内部语言表述他关于该工作的开展,或者在经过反思、总结后能表述活动的程序。也许正是由于他的技能相当熟练,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以至于在其活动中根本意识不到活动是如何开展的。这种不受意识支配的技能是难以教给他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不能意识到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则他根本不可能去培养学生的技能,要让他人能从他那里学习如何完成这项技能,则他首先应该知道怎样做,并能运用外部语言陈述出来,也即是以程序性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做”、“会做”可表现为一种外显的行为,而“知道怎样做”则表现为“知识”的形态。
(2)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这是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前提。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就是陈述性知识,它通常提供程序所需的材料,理解某个过程的条件需要陈述性知识。二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习得的陈述性、程序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持下来,这时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和规则主要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存储,学生能言语陈述规则,但不能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需要弄清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条件,使命题网络方式存储的陈述性、程序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为表征的程序性知识。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陈述性知识都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课上学到的历史事件、地名、人名,地理课上学到的国家、省份、山脉、河流的名称、位置等只能作为符号的知识或事实的知识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下来。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是作为程序性知识前身的陈述性知识。三是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使学生在规则适用的条件下表现出相应的行动,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在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果某个条件适合,就可以采取某个行动”,学生不一定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但能够识别刺激情境是否符合某个行为的条件或符合应用某个规则的条件。在第三阶段的教学中,则要求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相应行动,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系列知识”,“技术的知识”开始转化为“实践的知识”,学生由“知道怎样做”开始变得“会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e1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学生学习动机低下是因为他(她)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学习这一任务”,这一观点最能体现的是( )。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

D.   自我效能感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9b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贾德根据“水下打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A.  相同要素说

B.  概括化理论

C.  关系转换说

D.  形式训练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0f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发现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92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A.  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写完一篇作文

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  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c2a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其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和防止( ),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5d1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答:(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发展可能性,环境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等)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2)早期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进行教育效果就比较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6cb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如何根据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8c0-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规则学习有两种方式:( )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4d8-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