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3.语言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比较快,但并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际。这是为什么?
(1)语言词汇的变化虽然灵敏,但它的基础仍然非常稳固。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词汇中的基本词汇部分反映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它是很不容易起变化的。第二,构造新词所用的材料除了从外语借入的成分以外,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构成新词的格式也是语言中现成的格式,所以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原有材料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是大家似曾相识的东西。词汇发展的这些既灵敏又稳固的特点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2)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都是通过有限的语音形式表达出来的。在一种语言里,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完全能够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词汇发生急剧的演变,也不会对语音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说不会很快地带来影响。所以语音不会随着词汇的迅速发展而发生系统的变

答案:空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 ,简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60b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屈折语:“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68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0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擦音。(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80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53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出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线性音位。辅音音位、元音音位都是音质音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cc48-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
“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
“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
(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的改变。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5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
改正: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主动发音器官的活动密切相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2f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词缀: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如汉语的“第一”的“第”,“老师”的“老”,英语“un-known”(未知的),“en-able”(使能够),“im-possible”(不可能的)中的“un-”,“en-”,“im-”等都是前缀。汉语的“小鸟儿”、“棍子”中“儿”、“子”,英语的“read-er”(读者),“voice-less”(无声的)中的“-er”,“-less”等都是后缀。马来语中的patuk(啄),pelatuk(啄木鸟),“-el-”就是中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eb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合成词:语言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或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复合词和派生词之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eb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3.语言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比较快,但并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际。这是为什么?
(1)语言词汇的变化虽然灵敏,但它的基础仍然非常稳固。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词汇中的基本词汇部分反映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它是很不容易起变化的。第二,构造新词所用的材料除了从外语借入的成分以外,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构成新词的格式也是语言中现成的格式,所以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原有材料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是大家似曾相识的东西。词汇发展的这些既灵敏又稳固的特点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2)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都是通过有限的语音形式表达出来的。在一种语言里,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完全能够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词汇发生急剧的演变,也不会对语音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说不会很快地带来影响。所以语音不会随着词汇的迅速发展而发生系统的变

答案:空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 ,简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60b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屈折语:“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68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0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擦音。(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80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53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出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线性音位。辅音音位、元音音位都是音质音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cc48-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
“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
“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
(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的改变。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5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
改正: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主动发音器官的活动密切相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2f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词缀: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如汉语的“第一”的“第”,“老师”的“老”,英语“un-known”(未知的),“en-able”(使能够),“im-possible”(不可能的)中的“un-”,“en-”,“im-”等都是前缀。汉语的“小鸟儿”、“棍子”中“儿”、“子”,英语的“read-er”(读者),“voice-less”(无声的)中的“-er”,“-less”等都是后缀。马来语中的patuk(啄),pelatuk(啄木鸟),“-el-”就是中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eb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合成词:语言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或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复合词和派生词之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eb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