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中语言内部各种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语言作为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其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各自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其它因素也要相应地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就引起了语言的变化。
例如,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符号和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区别,如果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破坏,就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如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那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音位和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因而单音节词能保持有效的区别,但后来由于浊音清化以及辅音韵尾[m]、[p]、[t]、[k]消失等,使语音趋向于简化,语言中同音词大量增加,同时新词又不断产生,这就使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影响,给交际带来困难,因此就需要有新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语音简化所带来的矛盾。于是人们就用加长词的长度的办法来解决同音问题,用双音节词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原来的单音节词变成了构词语素,如“想”变成了“想念、思想、想法”等,“袖”变成了“领袖、衣袖、袖珍”等。随着双音节词的产生,一个词内部两个成分之间在语音、语义上又产生了轻重、主次的区分,于是又出现了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上的变化。某些实词也词缀化了。如“子、儿、头”等,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但由于汉语构词的双音化,这些词逐渐虚化,变成了词缀,不但语音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盖子、看头”等词中的“子、头”语音上只读轻声,意义上也只作为名词的标志,只具有语法意义而不具有词汇意义了。由此可见,语言系统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正是由于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这种彼此对立、彼此联系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促进了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

答案:空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2df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反义词: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58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各种语言里都有( ),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词,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e5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戏子”现称“演员”,“归绥”现称“呼和浩特”,这属于词语的(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b50-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试论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又是不同步的,当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发展发生矛盾时就要求改进或改革文字。世界上几种古老的意音文字,目前只有汉字还在使用,这是因为汉字较好地适应了汉语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而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汉字在书面上代表一个音节,记录一个汉语语素,正好适应了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
(2)汉语音节结构较简单,语言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而书面上用形体各异的汉字来表示,起到了区分同音语素和词的作用。如“事、式、势”等,口语中易混同,书面上一看便知。
(3)汉字具有跨越方言、沟通古今的作用。汉语方言分歧很大,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在语音上虽差别很大,但由于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而各个方言区语素又大同小异,因此汉字就成了各个方言区交际的最好的工具。由于汉字的字形不直接与语音挂钩,因此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可以起到沟通古今的作用,现代的人可以利用汉字直接读懂古代的文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6-0c9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9b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我国诸民族语言主要分属( )、( )、( )、 马来-玻利尼西亚 、 印欧语系 等五个语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8f98-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复综语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223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 ) 和( )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 ( )是稳固的,变动小,而 ( )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b5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中语言内部各种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语言作为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其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各自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其它因素也要相应地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就引起了语言的变化。
例如,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符号和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区别,如果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破坏,就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如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那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音位和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因而单音节词能保持有效的区别,但后来由于浊音清化以及辅音韵尾[m]、[p]、[t]、[k]消失等,使语音趋向于简化,语言中同音词大量增加,同时新词又不断产生,这就使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影响,给交际带来困难,因此就需要有新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语音简化所带来的矛盾。于是人们就用加长词的长度的办法来解决同音问题,用双音节词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原来的单音节词变成了构词语素,如“想”变成了“想念、思想、想法”等,“袖”变成了“领袖、衣袖、袖珍”等。随着双音节词的产生,一个词内部两个成分之间在语音、语义上又产生了轻重、主次的区分,于是又出现了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上的变化。某些实词也词缀化了。如“子、儿、头”等,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但由于汉语构词的双音化,这些词逐渐虚化,变成了词缀,不但语音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盖子、看头”等词中的“子、头”语音上只读轻声,意义上也只作为名词的标志,只具有语法意义而不具有词汇意义了。由此可见,语言系统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正是由于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这种彼此对立、彼此联系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促进了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

答案:空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2df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反义词: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58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各种语言里都有( ),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词,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e5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戏子”现称“演员”,“归绥”现称“呼和浩特”,这属于词语的(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b50-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试论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又是不同步的,当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发展发生矛盾时就要求改进或改革文字。世界上几种古老的意音文字,目前只有汉字还在使用,这是因为汉字较好地适应了汉语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而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汉字在书面上代表一个音节,记录一个汉语语素,正好适应了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
(2)汉语音节结构较简单,语言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而书面上用形体各异的汉字来表示,起到了区分同音语素和词的作用。如“事、式、势”等,口语中易混同,书面上一看便知。
(3)汉字具有跨越方言、沟通古今的作用。汉语方言分歧很大,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在语音上虽差别很大,但由于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而各个方言区语素又大同小异,因此汉字就成了各个方言区交际的最好的工具。由于汉字的字形不直接与语音挂钩,因此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可以起到沟通古今的作用,现代的人可以利用汉字直接读懂古代的文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6-0c9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9b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我国诸民族语言主要分属( )、( )、( )、 马来-玻利尼西亚 、 印欧语系 等五个语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8f98-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复综语的特点是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223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 ) 和( )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 ( )是稳固的,变动小,而 ( )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b5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