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试分析多义词“深”和别的词所构成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深”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表示距离大,如:水很深。它还可以表示感情深,这时“深”和“厚”同义。它还可以表示颜色深,这时“深”和“浓”同义。这样,“深”就和“厚”“浓”构成了同义关系。“深”在表示水深的时候和“浅”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感情时和“薄”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颜色时和“淡”构成反义关系。这样多义词“深”既和几个词构成同义关系,也和几个词构成反义关系。

答案:空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7.礼貌原则:G· Leech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在其《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遵守的原则。“礼貌原则”包含6条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即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即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即减少对他人的贬损;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即减少对自己的表扬;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既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97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试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1)虎妞神秘兮兮地指着她的肚子对祥子说:“我有啦!”
祥子:什么?(《骆驼祥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705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 )语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a6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使用频率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744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38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e5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d4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照应关系:“照应关系”指的是实际语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之间在语义指称上存在的依赖关系,这种语义关系通常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主要有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和分句形照应(clausal reference)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d5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 )、( ) 和( )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60b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98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2.试分析多义词“深”和别的词所构成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深”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表示距离大,如:水很深。它还可以表示感情深,这时“深”和“厚”同义。它还可以表示颜色深,这时“深”和“浓”同义。这样,“深”就和“厚”“浓”构成了同义关系。“深”在表示水深的时候和“浅”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感情时和“薄”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颜色时和“淡”构成反义关系。这样多义词“深”既和几个词构成同义关系,也和几个词构成反义关系。

答案:空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7.礼貌原则:G· Leech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在其《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遵守的原则。“礼貌原则”包含6条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即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即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即减少对他人的贬损;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即减少对自己的表扬;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既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97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试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1)虎妞神秘兮兮地指着她的肚子对祥子说:“我有啦!”
祥子:什么?(《骆驼祥子》)

解析:null
(2)母亲(对女儿):“你今后少跟少东家来往。”
女儿:“妈,我已是他的人啦!”
(3)甲:你有什么了不起,能把我吃了?
乙:不能,我是回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705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他谁都认识”是( )语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a6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使用频率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744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38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e50-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d4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照应关系:“照应关系”指的是实际语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之间在语义指称上存在的依赖关系,这种语义关系通常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主要有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和分句形照应(clausal reference)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d5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 )、( ) 和( )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60b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98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