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671.当违法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公安民警应当立即停止所有徒手制止动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第十七条(停止)当违法犯罪行为人停止违法犯罪行为并被制服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徒手控制
这里并不是指所有徒手制止动作,而应理解为徒手制止违法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后,为了有效控制违法行为人防止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仍可以使用徒手控制技术或者约束性警械有效约束行为人。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现场制止
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七条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787.人民警察判明有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并危及人民警察人身安全时,以下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43a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8.便衣民警甲、乙在巡逻时,发现一名酗酒男子持刀追砍一女子,因情况紧急,甲、乙两人口头表明身份,便直接对该男子进行制止,将该男子制服后,出示了执法证件。甲、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16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9.通常宜截停车辆的路况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8c5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7.对脊柱损伤的伤员,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脊柱的稳定,绝不可以采取一人抬上身、一人拖下肢的两个人进行搬运的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d47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民警现场执法遇到以下情形可使用口头制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405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70.()既是有关法律对公安民警实战行为和权利的规定,也是公安民警无数次实战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警务实战活动特点与规律的集中体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84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0.警察李某在依法持枪执行公务时,判明有下列()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ffb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3a5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6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84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71.根据我国《刑法》第121条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的法定最高刑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c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671.当违法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公安民警应当立即停止所有徒手制止动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第十七条(停止)当违法犯罪行为人停止违法犯罪行为并被制服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徒手控制
这里并不是指所有徒手制止动作,而应理解为徒手制止违法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后,为了有效控制违法行为人防止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仍可以使用徒手控制技术或者约束性警械有效约束行为人。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现场制止
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七条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787.人民警察判明有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并危及人民警察人身安全时,以下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A.  必须警告无效才可以使用武器

B.  可以不经警告就使用武器

C.  来不及警告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D.  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43a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8.便衣民警甲、乙在巡逻时,发现一名酗酒男子持刀追砍一女子,因情况紧急,甲、乙两人口头表明身份,便直接对该男子进行制止,将该男子制服后,出示了执法证件。甲、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第六条采取处置措施前,公安民警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情况紧急来不及出示执法证件的,应当先表明身份,并在处置过程中出示执法证件;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可以不出示执法证件。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六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16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9.通常宜截停车辆的路况有()。

A.  弯道处

B.  上坡道

C.  收费站

D.  加油站

解析:null
本题解析:通常宜截停车辆的路况有:弯道处、上坡道、收费站、检查站等其他能使车辆自然减速的路段。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P14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8c5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7.对脊柱损伤的伤员,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脊柱的稳定,绝不可以采取一人抬上身、一人拖下肢的两个人进行搬运的方法。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P10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d47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民警现场执法遇到以下情形可使用口头制止()

A.  拒不出示证件,不配合民警现场盘查

B.  纠纷双方相互辱骂

C.  试图逾越警戒线

D.  以围观、聚集、逗留等消极方式影响公共秩序等非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第三章现场强制手段使用基本操作
标准指引3-01.口头制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405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70.()既是有关法律对公安民警实战行为和权利的规定,也是公安民警无数次实战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警务实战活动特点与规律的集中体现。

A.  遵循程序

B.  充分估势

C.  防控为先

D.  依法施策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节警务实战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控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84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0.警察李某在依法持枪执行公务时,判明有下列()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A.  放火

B.  决水

C.  爆炸

D.  劫持机动车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一)(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ffb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不致违法犯罪行为人伤害为限度

B.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为限度

C.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保障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为限度

D.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3a5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6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武力戒备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而言是一种威慑

B.  面对温和的处置对象可以离近一点

C.  要在掩护物前锁定和控制

D.  要在分工出呼应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84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71.根据我国《刑法》第121条的规定,劫持航空器罪的法定最高刑为()。

A.  7年以上有期徒刑

B.  10年以上有期徒刑

C.  无期徒刑

D.  死刑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刑法》第121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c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