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407.一旦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一条(二)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528.便衣民警甲、乙在巡逻时,发现一名酗酒男子持刀追砍一女子,因情况紧急,甲、乙两人口头表明身份,便直接对该男子进行制止,将该男子制服后,出示了执法证件。甲、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16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81.根据我国《刑法》第120条之一的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8bc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89.现场执法民警在现场处置的过程中,务必全程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dfe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1.选择掩护物,在位置上应满足()等基本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f40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拘留任务时,违法犯罪分子有()情形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5d7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4.公安民警使用武器后,在未确定危险消除前,应当继续保持持枪戒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45c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4.加油站内,一名男子拖拽着一名女子情绪激动的挥舞着打火机,欲与女子同归于尽。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a7b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6.盘查过程中,对盘查对象的检查主要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942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97.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baf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4.民警贾某,在辖区入户调查时,遇到两个人在打架,一个拿把铁锹,一个拿根木棒,正在对打。贾某喝令其停下,二人均不听从。贾某身上未带任何警械武器,从旁边拾起一根木棒,击打拿铁锹人的腿部,击打另一个人的臂部,将二人制服。贾某行为对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1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407.一旦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一条(二)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528.便衣民警甲、乙在巡逻时,发现一名酗酒男子持刀追砍一女子,因情况紧急,甲、乙两人口头表明身份,便直接对该男子进行制止,将该男子制服后,出示了执法证件。甲、乙的做法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第六条采取处置措施前,公安民警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情况紧急来不及出示执法证件的,应当先表明身份,并在处置过程中出示执法证件;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可以不出示执法证件。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六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16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1.根据我国《刑法》第120条之一的规定,资助恐怖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

A.  个人

B.  单位

C.  个人或单位

D.  企业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刑法》第120条之一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8bc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89.现场执法民警在现场处置的过程中,务必全程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不包括()

A.  因紧急避险造成财物损坏

B.  保护自身安全

C.  保护执法对象安全

D.  保护围观群众安全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第一章现场执法基本规定1-02.基本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dfe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1.选择掩护物,在位置上应满足()等基本要求。

A.  影区条件好

B.  移动距离短

C.  与目标距离近

D.  观察与射击角度良好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一节、一、(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f40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拘留任务时,违法犯罪分子有()情形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A.  自伤

B.  自杀

C.  煽动群众袭警

D.  袭击人民警察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5d7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4.公安民警使用武器后,在未确定危险消除前,应当继续保持持枪戒备。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三十一条(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45c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4.加油站内,一名男子拖拽着一名女子情绪激动的挥舞着打火机,欲与女子同归于尽。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  男子以使用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机公民生命安全,民警应立即开枪击毙该男子

B.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处于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应尽可能不使用武器

C.  民警在使用警械不能制止该男子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可能会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时,应果断使用武器

D.  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十、十二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a7b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6.盘查过程中,对盘查对象的检查主要包括()。

A.  证件

B.  人身

C.  物品

D.  住所

解析:null
本题解析:检查包括证件检查
人身检查和物品检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战术篇第二节对嫌疑人的盘查二、盘查的程序和方法(五)盘问和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942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97.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baf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4.民警贾某,在辖区入户调查时,遇到两个人在打架,一个拿把铁锹,一个拿根木棒,正在对打。贾某喝令其停下,二人均不听从。贾某身上未带任何警械武器,从旁边拾起一根木棒,击打拿铁锹人的腿部,击打另一个人的臂部,将二人制服。贾某行为对否?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二十八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1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