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350.只要遇到抢劫公私财物的情形,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就可以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412.民警丙、丁二人在辖区内巡逻,发现一男子正从储蓄所的窗户钻出来,夹着一个大包裹,于是命令其站住,该男子看见警察撒腿就跑。丁民警鸣枪示警,该男子没有停下。跨过铁路就是树林,很容易逃脱,民警丁只好开枪,击中其腰部,擒获该男子。民警丁的行为对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99e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2.单臂抓握解脱主要是从对方虎口处予以解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93e0-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2.需进入有关住所、场所,行为人妨碍民警进入的,应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采取强制手段破门、破窗进入相关场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2c8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转移。除上述紧急情形外,一旦判明情况超出现场警力控制范围,立即组织现场警力有序转移至有利位置处置。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战术性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8e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5.下列人员和单位中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bb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8.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的,民警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e0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97.关于处置暴力行为或者危险的精神病人,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eba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当发生恐怖事件后,警察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撤离。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63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8.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cd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64.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判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0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350.只要遇到抢劫公私财物的情形,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就可以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八)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412.民警丙、丁二人在辖区内巡逻,发现一男子正从储蓄所的窗户钻出来,夹着一个大包裹,于是命令其站住,该男子看见警察撒腿就跑。丁民警鸣枪示警,该男子没有停下。跨过铁路就是树林,很容易逃脱,民警丁只好开枪,击中其腰部,擒获该男子。民警丁的行为对否?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第十六条(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99e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2.单臂抓握解脱主要是从对方虎口处予以解脱。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徒手防卫与控制单臂抓握解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93e0-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2.需进入有关住所、场所,行为人妨碍民警进入的,应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采取强制手段破门、破窗进入相关场所。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阻碍民警执法现场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需进入有关住所、场所,行为人妨碍民警进入的,警告无效的,采取强制手段破门、破窗进入相关场所,告知行为人并对其进行传唤,行为人不接受传唤的,依法对其进行强制传唤。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阻碍民警执法现场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2c8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转移。除上述紧急情形外,一旦判明情况超出现场警力控制范围,立即组织现场警力有序转移至有利位置处置。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战术性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8e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5.下列人员和单位中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是()。

A.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B.  海关的缉私人员

C.  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

D.  野生动物保护单位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五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bb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8.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的,民警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e0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97.关于处置暴力行为或者危险的精神病人,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责令家属、所在单位或者直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B.  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疑似精神病人,不得采取强制措施,但应及时进行精神障碍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C.  原采取了强制措施的,进行精神病鉴定后,鉴定为精神病人的,应解除强制措施。

D.  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先行送往医疗机构予以住院救治,必要时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第一章现场执法基本规定1-05.行为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eba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当发生恐怖事件后,警察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撤离。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

A.  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及时撤离

B.  善选通道,不要使用电梯

C.  迅速撤离,不要贪恋财物、重返危险境地

D.  防护自身,注意避险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35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63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8.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cd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64.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判处()。

A.  10年有期徒刑

B.  无期徒刑

C.  15年有期徒刑

D.  死刑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刑法》第115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70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