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09.入室抓捕犯罪嫌疑人行动前的情报收集与研判,其主要内容包括()。

A、 抓捕对象的基本情况

B、 抓捕对象的犯罪事实情况

C、 地形情况

D、 室内人员情况

答案:ACD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单元战术篇第五节抓捕方罪嫌疑人二、抓捕行动的程序和方法
(一)入室抓捕行动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66.《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所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使用主体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6f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9.当对方攻击我方下肢及裆部时,我方最好用()方式进行防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6-1c5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15.关于人大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c2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9.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41d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84.犯罪嫌疑人林某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李某,李某要寻机弃车逃跑时被林某发现,林某用刀砍伤李某。民警小王、老田巡逻中发现出租车可疑,上前盘查时看到林某持刀欲捅向李某胸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3fc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2.公安民警对于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c4d8-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0.公安民警经轻拍、触摸,怀疑违法行为人可能携带赃款赃物、作案工具、违禁品的,可以翻开衣帽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805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5.人民警察遇有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形,判断是使用警械制止还是使用武器制止,须判明上述情形是否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11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23.下列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767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0.人民警察按照法定情形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可以停止使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b920-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209.入室抓捕犯罪嫌疑人行动前的情报收集与研判,其主要内容包括()。

A、 抓捕对象的基本情况

B、 抓捕对象的犯罪事实情况

C、 地形情况

D、 室内人员情况

答案:ACD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单元战术篇第五节抓捕方罪嫌疑人二、抓捕行动的程序和方法
(一)入室抓捕行动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66.《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所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使用主体包括()。

A.  铁路公安机关

B.  交通公安机关

C.  海关缉私机构

D.  民航公安机关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二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6f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9.当对方攻击我方下肢及裆部时,我方最好用()方式进行防护。

A.  用手格挡

B.  提膝防护

C.  下蹲闪躲

D.  直拳反击

解析:null
本题解析:1.提膝
(1)我方反击预备姿势站立;
(2)当对方攻击我方下肢及裆部时,迅速后移重心前腿屈膝上提,脚尖勾起,小腿略稍内扣;
(3)同时两手提起,沉肩垂肘,含胸团身,防守后迅速落地、还原。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徒手防卫与控制基本防护技术综合防护提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6-1c5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15.关于人大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现场不能查明身份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必须在现场确定其是否是人大代表

B.  也应重视调查取证,注意收集固定相关证据

C.  现场可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大代表口头传唤

D.  现场查明是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不得直接采取强制传唤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第六章几类人员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6-01.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c2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9.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41d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4.犯罪嫌疑人林某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李某,李某要寻机弃车逃跑时被林某发现,林某用刀砍伤李某。民警小王、老田巡逻中发现出租车可疑,上前盘查时看到林某持刀欲捅向李某胸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林某

B.  民警不得对林某使用武器

C.  民警不得使用武器,应该使用警械

D.  若民警使用武器误伤李某,应当赔偿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3fc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2.公安民警对于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c4d8-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0.公安民警经轻拍、触摸,怀疑违法行为人可能携带赃款赃物、作案工具、违禁品的,可以翻开衣帽检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三十八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805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5.人民警察遇有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形,判断是使用警械制止还是使用武器制止,须判明上述情形是否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第五款和第九条第十款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118-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23.下列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

A.  手铐

B.  警棍

C.  警绳

D.  脚镣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767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0.人民警察按照法定情形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可以停止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应当停止使用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b920-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