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74.下列情形中,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A、 寻衅滋事

B、 非法制造、贩卖管制刀具

C、 侮辱妇女

D、 聚众赌博

答案:AC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614.公安民警使用警棍、催泪器等制服性警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得对违法犯罪行为人造成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8e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70.民警小李在抓获一名盗窃嫌疑人时,经口头制止无效后,为确保安全,未采用徒手制止,而直接使用警械制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9f9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3.搜索行动是抓捕行动过程中的特殊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844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5.向派警单位报告并经同意后,利用各种掩体谨慎接近中心现场,处在安全的位置上控制现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ea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5.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460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48.关于使用警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4d4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9.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核心在于平息骚乱,恢复秩序,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应由后续办理人员进一步取证收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bf2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法定任务时,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b5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4.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应当对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6b0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2.凡是和债务纠纷有关的均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82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174.下列情形中,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A、 寻衅滋事

B、 非法制造、贩卖管制刀具

C、 侮辱妇女

D、 聚众赌博

答案:AC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614.公安民警使用警棍、催泪器等制服性警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不得对违法犯罪行为人造成伤害。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68e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0.民警小李在抓获一名盗窃嫌疑人时,经口头制止无效后,为确保安全,未采用徒手制止,而直接使用警械制止。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不属于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
依据出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一条规定,“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9f9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3.搜索行动是抓捕行动过程中的特殊阶段。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从本质上说,搜索行动是抓捕行动过程中的特殊阶段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单元战术篇第四节对建筑物的搜索第一段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844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5.向派警单位报告并经同意后,利用各种掩体谨慎接近中心现场,处在安全的位置上控制现场。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涉枪、涉爆犯罪现场先期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向派警单位报告并经同意后,利用各种掩体谨慎接近中心现场,处在安全的位置上控制现场。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涉枪、涉爆犯罪现场先期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ea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5.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A.  执行逮捕

B.  执行看押

C.  盘查

D.  执行审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第二款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460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48.关于使用警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紧急情况来不及警告的,可以不用警告就使用警械

B.  当违法犯罪嫌疑人失去继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时,应当停止使用

C.  现场没有警械或者不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使用现场就便物品予以制止

D.  使用警械应注意判明适用条件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4d4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9.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核心在于平息骚乱,恢复秩序,收集固定相关证据应由后续办理人员进一步取证收集。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群体性事件现场先期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尽量使用优势警力,及时果断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公安民警到达现场后,继续发生伤害、侮辱相关人员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及时收集现场证据。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群体性事件现场先期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bf2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法定任务时,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b5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4.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应当对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七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6b0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2.凡是和债务纠纷有关的均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讨要债务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处置债务类警情,只对讨债行为、债务内容涉及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违法犯罪作出处理。明确告知双方债务纠纷问题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应通过民事诉讼、仲裁或人民调解等合法途径解决,并告知采取违法行为讨要债务产生的法律后果。对民事债权债务关系以及不涉及违法犯罪的讨债行为不处理、不认定,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谨慎处置相关财物,对不涉及违法犯罪的财物,不得扣押或者代为保管。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讨要债务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82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