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搜索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7、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

B、  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

C、  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

D、  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

答案:C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6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0c3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3b1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说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d19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8f3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下列诗句衔接正确的是( )。
别有幽愁暗恨生,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cf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以下人物不是金陵十二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1、“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说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7f9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下列选项中,不是端午节的习俗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a88-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50b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47、下列各句中,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政策,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政策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

B、  处在“阿拉伯之春”漩涡中的叙利亚和利比亚,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而不同的是,利比亚的卡扎菲已被西方武力支持的反对派打死,叙利亚的巴沙尔还在苦苦地挣扎中。

C、  官场混迹十多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用尽了积蓄,到如今,依然是(司马青衫),连个七品芝麻官都没有混上,真叫人不得不说一句当今大学生的口头禅“好郁闷”啊。

D、  面对仇敌,打不能打,杀不能杀,他牙关紧咬,两眼喷火,却一言未发,只把扣住扳机的手指松开按上,按上松开。《顺溜》一剧中,对于这场戏的处理可说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完全靠演员的表情动作来突现人物内心。

答案:C

分享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6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0c3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差强人意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B.   事半功倍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半功倍)。

C.   万家灯火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   明日黄花 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3b1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说的是( )

A.   王熙凤

B.   林黛玉

C.   李纨

D.   史湘云

E.   巧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d19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进酒》作者李白,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是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李白独特人格魅力。

B.   《诗经》又名《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

C.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8f3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下列诗句衔接正确的是( )。
别有幽愁暗恨生, 。

A.   相逢何必曾相识

B.   谪居卧病浔阳城

C.   此时无声胜有声

D.   往往取酒还独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cf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以下人物不是金陵十二钗的一项是( )

A.   贾琏

B.   薛宝钗

C.   妙玉

D.   史湘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1、“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说的是( )

A.   王熙凤

B.   林黛玉

C.   李纨

D.   史湘云

E.   巧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C.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7f9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下列选项中,不是端午节的习俗的是( )

A.   持香包

B.   插艾蒿

C.   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a88-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的衰落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B.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两句叙述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哀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愁惨的气氛。

C.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 “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羞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了她的内心障碍和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50b0-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