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搜索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7、下列叙述不符合《琵琶行》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  “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C、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羞涩心理,本不愿出场但又迫不得已。

D、  “银瓶乍破水浆迸”两句表现了乐声在短暂的沉寂后突然迸发的气势,同时音乐也就此达到了高潮。

答案:C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4、下列句中划线部分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50b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下列诗句衔接正确的是( )。
别有幽愁暗恨生,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cf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9、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17e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2b7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9、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e7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d58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下列句子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3ef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下列各句中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138-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边城》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2b8-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27、下列叙述不符合《琵琶行》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  “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C、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羞涩心理,本不愿出场但又迫不得已。

D、  “银瓶乍破水浆迸”两句表现了乐声在短暂的沉寂后突然迸发的气势,同时音乐也就此达到了高潮。

答案:C

分享
语文期末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4、下列句中划线部分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管弦

B.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青云梯

C.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

D.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秋月春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50b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下列诗句衔接正确的是( )。
别有幽愁暗恨生, 。

A.   相逢何必曾相识

B.   谪居卧病浔阳城

C.   此时无声胜有声

D.   往往取酒还独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cf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9、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

A.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最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今。

B.   “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人生如梦”的感伤色彩却透露出一丝消极颓废思想、损害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D.   词人讲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17e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吾从而/师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2b70-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9、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   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   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   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e7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代表作《春》、《背影》等。

B.   世界三大短片小说巨匠是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C.   《窦娥冤》是清代关汉卿的作品。

D.   《诗经》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d580-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下列句子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对偶

B.   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C.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借代

D.   他不染一丝尘埃,犹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比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1-3ef8-c006-c51a1abc7c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下列各句中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的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C.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写的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到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江面,更不舍得离开情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e138-c006-c51a1abc7c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边城》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毕淑敏

C.   张抗抗

D.   沈从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6a0-c006-c51a1abc7c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4e-2270-a2b8-c006-c51a1abc7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