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搜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0.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这表明思维具有

A、 抽象性

B、 概括性

C、 间接性

D、 情境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思维的概括性。概括性指的是从具体的个别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能力。在这个例子中,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概括出“月晕而风”的结论,即月晕和刮风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具有概括性的思维。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每次吃完辣的食物后都会喝水,通过多次的观察和实验,你可能会发现吃辣的食物会让你口渴,于是你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吃辣的食物会让人口渴。这就是通过具体例子归纳出普遍规律的概括性思维。

Scan me!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分心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注意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梦出现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一般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周期中的非快速眼动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50.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这表明思维具有

A、 抽象性

B、 概括性

C、 间接性

D、 情境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思维的概括性。概括性指的是从具体的个别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能力。在这个例子中,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概括出“月晕而风”的结论,即月晕和刮风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具有概括性的思维。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每次吃完辣的食物后都会喝水,通过多次的观察和实验,你可能会发现吃辣的食物会让你口渴,于是你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吃辣的食物会让人口渴。这就是通过具体例子归纳出普遍规律的概括性思维。

Scan me!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心理咨询师题库
相关题目
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

A.  意识

B.  注意

C.  认识

D.  知觉

解析:在心理学中,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外界环境和内在心理活动的感知和认知。意识是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基础,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分心指

A.  注意起伏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动摇

D.  注意分散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分心指。分心指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而无法集中在当前任务上。正确答案是D:注意分散。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想象一下你正在认真做数学作业,突然听到外面有小伙伴在玩耍的声音,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无法集中在作业上,这就是分心指的表现。

所以,要避免分心指,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保持专注,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注意属于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心理状态

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心理状态,其中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的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梦出现在

A.  快速眼动期

B.  深度睡眠阶段

C.  睡眠锭阶段

D.  △波阶段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梦境出现的阶段。梦境通常出现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眼动期(REM)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眼睛会快速移动,大脑活动也非常活跃,这时候我们做梦的概率最高。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个很奇怪的梦,比如在太空中飞行,然后突然被一只巨大的猫咪追赶。这种离奇的情节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期,因为这个阶段大脑的活动非常活跃,所以我们才会做出这么奇怪的梦境。

所以,答案是A,梦境通常出现在快速眼动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

A.  注意转移

B.  分心

C.  注意分配

D.  注意集中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注意力的心理现象。正确答案是B:分心。

分心是指注意力离开了原本要关注的对象,被无关的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比如,当你在学习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导致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

举个生动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突然手机响了起来。尽管你想要继续专心看电影,但是手机的铃声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让你分心了。这就是分心的一个例子。

所以,要提高注意力集中,我们需要学会避免分心,保持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被无关因素干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一般是

A.  4~8 个对象

B.  4~6 个对象

C.  3~7 个对象

D.  5~9 个对象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在心理学中,注意的范围可以分为广泛的外部注意和狭窄的内部注意。简单任务下的注意范围一般是比较狭窄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对象上。

选项A: 4~8 个对象,这个范围可能有点广泛了,对于简单任务来说,注意的范围一般不会这么大。

选项B: 4~6 个对象,这个范围看起来比较合理,但还是有点偏大。

选项C: 3~7 个对象,这个范围也比较合理,但是对于简单任务来说,注意的范围可能更狭窄一些。

选项D: 5~9 个对象,这个范围可能稍微有点大了,但是在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可能会包括这么多对象。

所以,答案是D。在简单任务下,注意的范围一般是5~9个对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周期中的非快速眼动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A. 6

B. 3

C. 5

D. 4

解析: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睡眠周期中的非快速眼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N1、N2、N3和N4。这些阶段在睡眠周期中会循环出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

A.  分散

B.  分配

C.  动摇

D.  转移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注意力的转移。注意力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转移注意力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时,当我们从数学题转移到语文题时,就需要将注意力从数字和计算转移到文字和阅读理解上。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正在玩手机游戏,突然有人打电话给你。这时,你需要将注意力从游戏转移到电话上,这个过程就是注意力的转移。如果你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可能会错过重要的信息或者影响到你的游戏进程。

因此,正确答案是D:转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A.  生理需要

B.  生长性需要

C.  社会需要

D.  缺失性需要

E.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需要在这个理论中的位置。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睡眠等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没有满足这些需求,个体无法生存。
2. **安全需要**: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安全感,包括身体安全、财务安全、健康保障等。
3. **社会需要**:这包括归属感和爱。人们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获得友谊、爱情和社会支持。
4. **尊重需要**:这包括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人们希望被他人认可,获得尊重和地位。
5.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的是个体实现自己的潜力,追求个人成长和创造力。
### 选项分析
- **A: 生理需要**:显然不符合,因为尊重他人并不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 **B: 生长性需要**: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生长性需要指的是个体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尊重和自我实现。
- **C: 社会需要**:虽然尊重他人可以与社会关系相关,但更准确地说,它属于尊重需要的范畴。
- **D: 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是指那些在未满足时会导致不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则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尊重他人的需要,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最初他可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生理需要),接着他希望能在班级中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安全需要)。当他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后,他开始渴望与同学建立友谊(社会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获得尊重(尊重需要)。最后,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自我实现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他人的需要不仅是对他人行为的认可,也反映了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他人意味着我们在社会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 结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A.  爱好

B.  诱因

C.  需要

D.  内驱力

解析:本题考察了心理学中的诱因概念,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定向活动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选项A的爱好是指个体对某种活动或事物的喜好,选项C的需要是指个体对某种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选项D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内部的动力或动机。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f4a-11af-5330-c028-c1c06dea5d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