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答案:B

解析:解析: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3-01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9-f6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09e6-674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539f-8f5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印度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a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 该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3a9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19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 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52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材料二 截至2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 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舟曲县内三分之二被水淹,300余户村庄被掩埋,周边多处路段交通阻断。
材料三 涌进县城的泥浆

(1)根据材料一、二、三的描述,此次泥石流是否为自然灾害?为什么?
(2)材料二、三中分别体现了此次泥石流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
(3)我们可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降低其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1bf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答案:B

解析:解析: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相关题目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3-01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  *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B.  *②层因氢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  *①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

D.  *②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解析:解析:第4题,图中①层是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A对;②层是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B错;②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C错;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D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9-f6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  救生圈

B.  外伤用药

C.  破拆工具

D.  棉衣

解析: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救生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09e6-674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  北京、海口、贵阳

B.  上海、重庆、台北

C.  昆明、兰州、郑州

D.  杭州、广州、成都

解析:解析:
四组城市中昆明、兰州、郑州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大,适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贵阳、重庆、成都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不适合。选C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539f-8f5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印度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a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 该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是( )

A.   流水侵蚀作用

B.   流水沉积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

解析: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为流水沉积作用,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3a9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  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  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  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

D.  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解析:解析: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判断为南半球,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洋流向南流,为高温向低温流,为暖流。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19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 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解析:解析:
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52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  现代大气成分

B.  月球的大气成分

C.  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  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

解析:解析:地球形成之初,地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与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相近。现代大气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月球没有大气层,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材料二 截至2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 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舟曲县内三分之二被水淹,300余户村庄被掩埋,周边多处路段交通阻断。
材料三 涌进县城的泥浆

(1)根据材料一、二、三的描述,此次泥石流是否为自然灾害?为什么?
(2)材料二、三中分别体现了此次泥石流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
(3)我们可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降低其影响?

解析:解析:
(1)泥石流是自然灾害。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具备了自然异变(诱因)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承灾体)两个条件。
(2)材料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失踪,舟曲县内三分之二被水淹,交通阻断、材料三体现了县城被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3)对自然灾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提前预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其次是提高抗灾能力,加强灾害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意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1bf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