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 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

B、  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

C、  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

D、  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答案:D

解析:解析:
图乙地貌为风蚀蘑菇,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的侵蚀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A错;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有关系,植被有防风护沙的功能,植被覆盖率越低,风力越大,风力侵蚀越强,B错;该类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温多雨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C错;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多大风,风蚀地貌广布,D对。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5.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86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9-f6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5~6题。

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22d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8~9题。

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180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697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加,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33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06c7-f5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02c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6. 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

B、  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

C、  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

D、  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答案:D

解析:解析:
图乙地貌为风蚀蘑菇,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的侵蚀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A错;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有关系,植被有防风护沙的功能,植被覆盖率越低,风力越大,风力侵蚀越强,B错;该类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温多雨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C错;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多大风,风蚀地貌广布,D对。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相关题目
5.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  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解析:根据地震与其次生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关系可知,①②③④依次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C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86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  *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B.  *②层因氢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  *①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

D.  *②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解析:解析:第4题,图中①层是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A对;②层是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B错;②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C错;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D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9-f6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5~6题。

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  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  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  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解析: 从①到②,由干到湿,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A项错误;从②到③,由热到冷,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B项正确;从③到④,由湿到干,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C项错误;从④到①,由冷到热,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22d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  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  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解析:解析: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  现代大气成分

B.  月球的大气成分

C.  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  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成分

解析:解析:地球形成之初,地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与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相近。现代大气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月球没有大气层,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8~9题。

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  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  降水集中,多暴雨

D.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解析:解析: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180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地和③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

B.  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  ②地和③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  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大小

解析:解析: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对风向变化有影响;②地和③地风向不同,则摩擦力方向也不同(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改变风力大小。则A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697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加,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

A.  海洋中的藻类释放的氧气

B.  水蒸气分解形成

C.  火山爆发时发出的气体

D.  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解析:解析: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分布于原始海洋中。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蓝藻大爆发使得氧气含量增加,因此选择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7a1b-233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  这颗行星距离太阳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解析:解析: 天体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拥有液态水及适宜呼吸的大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06c7-f5a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解析: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02c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