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2019年10月16日19时37分(北京时间),菲律宾棉兰老岛海域(北纬6.83度,东经125.14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海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 风力造成的

B、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答案:D

解析:解析:海啸有可能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具体到本次海啸,则是由板块动力引发的洋底地震造成的,故选D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4.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2-f1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2aa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48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42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06a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12~13题。

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658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8~9题。

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59d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读图回答问题。

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30d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1.2019年10月16日19时37分(北京时间),菲律宾棉兰老岛海域(北纬6.83度,东经125.14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海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 风力造成的

B、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答案:D

解析:解析:海啸有可能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具体到本次海啸,则是由板块动力引发的洋底地震造成的,故选D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相关题目
4.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解析:由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故③包括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2-f1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A.  红土

B.  沙土

C.  黄土

D.  黑土

解析:解析: ①处土地景观的特征是在“干”“热”的条件下形成,最有可能是沙土,故B项正确。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2aa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解析:解析:地震的烈度与震中距呈负相关,震级与震中距无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48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  延河大桥

B.  延安宝塔

C.  延安宾馆

D.  延河游船

解析:解析: 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故B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42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解析: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污染水体和未污染水体反射率不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较轻反射率也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06a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解析:解析: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12~13题。

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等压线最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则风力最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658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读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8~9题。

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  城市绿地面积小

C.  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

D.  城市绿地面积大

解析:解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故答案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59d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读图回答问题。

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

A.  我国东海海域

B.  我国南海海域

C.  印度尼西亚海域

D.  菲律宾海域

解析:解析:E海域附近有自南向北流的暖流,则油污可能漂向我国的东海海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30d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  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  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解析:解析: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