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C、 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匀速递减

D、 各个海区的水温一般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答案:A

解析:解析:
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知,表层海水的温度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盐度才是由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水水温垂直变化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故选A。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8.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a-0a2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印度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a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1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 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2-f93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52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 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e7f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dc4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18·潍坊检测)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

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06c7-d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a-db6d-a1c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3.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C、 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匀速递减

D、 各个海区的水温一般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答案:A

解析:解析:
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知,表层海水的温度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盐度才是由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水水温垂直变化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故选A。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相关题目
8.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解析:
第8题,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降低,平流层的温度向高空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选D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fa5a-0a2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  免耕直播

B.  深耕改土

C.  大棚温室

D.  砾石压土

解析:解析: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印度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半岛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下图为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3)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3a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解析:解析:就某个小尺度区域来说,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对是稳定的,所以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比较稳定。而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植被减少,水文要素受到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故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e22a-172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 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   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   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   D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

解析:解析: C项,读图可知,图中A为大气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为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故C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b552-f93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解析:解析: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9eea-52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 下列侵蚀类型与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B.   向下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下游方向伸长

C.   向河谷两岸侵蚀要要谷底后退,谷坡展宽,形成”V”形河谷

D.   向源头侵蚀要要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解析:解析:
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向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D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e7f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岩浆作用

C.  流水溶蚀作用

D.  变质作用

解析:解析: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量的石灰岩分布,长期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dc4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18·潍坊检测)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

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

解析:解析: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D地球或月球构成C地月系,C和其他行星系等构成B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A银河系,所以据图判断A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b-06c7-d6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A.  火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天王星

解析:解析:发生“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必须位于太阳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所以水星也可以形成“凌日”天文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a-db6d-a1c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