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2013年6月26日8时许,“神舟十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为“神舟十号”返回舱。图中的“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 彗星

B、 流星

C、 极光

D、 卫星

答案:B

解析:解析:图中返回到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和大气摩擦生热燃烧,类似于穿过大气层的流星体,但其到达地面后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天体。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8.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8~9题。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520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1b88-321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29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f3b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我国东部地区旱灾多发的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f3d7-e88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1b88-35f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主要是“风神”卫星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12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d处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09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b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3.2013年6月26日8时许,“神舟十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为“神舟十号”返回舱。图中的“神舟十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 彗星

B、 流星

C、 极光

D、 卫星

答案:B

解析:解析:图中返回到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和大气摩擦生热燃烧,类似于穿过大气层的流星体,但其到达地面后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天体。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
相关题目
8.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下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8~9题。

关于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B.   海拔高,顶部起伏大

C.   底部呈放射状,地形平坦

D.   风力侵蚀形成的

解析: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本地貌的特点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669f-520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  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  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解析:解析: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7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  100米

B.  200米

C.  400米

D.  500米

解析:解析:由纵坐标可知,逆温层最大高度约为400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1b88-321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  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  非洲以南→南海

C.  南海→台湾海峡

D.  台湾海峡→青岛

解析:解析: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帆船一直顺西风和西风漂流,说明此段航程充分利用了盛行风和洋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03ef-29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

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解析:解析:
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36c8-f3b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我国东部地区旱灾多发的原因是( )

A.  受季风气候影响

B.  春季播种的农作物面积大

C.  平原地形降水少

D.  夏季炎热蒸发量大

解析:解析:我国东部处于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多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d-f3d7-e88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

A.  大气环境质量好

B.  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C.  较有可能阴雨天气

D.  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解析:解析:逆温现象抑制了空气对流,近地面污染物聚集,大气能见度差,污染严重;空气对流弱,不易形成云雨;近地面沙尘不易被上升气流带起,沙尘暴不易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1b88-35f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主要是“风神”卫星可( )

A.  分析灾害的原因

B.  判断重灾区的位置

C.  制定救灾方案

D.  及时获取灾害信息

解析:解析: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获取灾害信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f-a368-12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d处称为( )

A.  震源

B.  震中

C.  震级

D.  烈度

解析:解析: 地面在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e-448e-009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解析: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海洋水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转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首先应判断左图中的半球位置和季节。从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可判断为北半球;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是冬季(因北半球1月份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其次根据右图表层水温可判断符合左图中的A点。再次,1 000米以上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保持低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38c-ee29-eb0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