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06.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护治原则是( )

A、 疏风解表、宜肺利水

B、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C、 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D、 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E、 温阳健脾、利水去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护治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瘀水互结型是指体内湿邪和瘀血相互结合,导致水肿症状的一种类型。 正确答案是C. 活血化瘀、化气行水。这种护治原则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瘀血,同时通过化气行水的方法,促使体内的水湿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水肿的效果。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水池,当水池中的水无法流动,同时水池底部还有一些污垢和杂物堵塞,就会导致水池水质变差,甚至产生水花。这时,我们需要清理水池底部的污垢,让水流畅起来,同时清除水中的杂质,让水质变清。这样,水池就会恢复清澈,没有水花溅出。 在治疗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瘀血,同时通过化气行水的方法,促使体内的水湿排出,就像清理水池底部的污垢,让体内的水流畅起来,水肿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希望这个生动的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李某,男,45岁,时年8月就诊,突然发病,壮热,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其病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51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阳暑证治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1d5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8.癃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d4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消渴患者的用药护理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7-007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 )临床运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津液的功能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长期耳鸣失聋的病因有哪些(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9.邪正盛衰何种情况,致使病势迅速恶化(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06.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护治原则是( )

A、 疏风解表、宜肺利水

B、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C、 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D、 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E、 温阳健脾、利水去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护治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瘀水互结型是指体内湿邪和瘀血相互结合,导致水肿症状的一种类型。 正确答案是C. 活血化瘀、化气行水。这种护治原则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瘀血,同时通过化气行水的方法,促使体内的水湿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水肿的效果。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水池,当水池中的水无法流动,同时水池底部还有一些污垢和杂物堵塞,就会导致水池水质变差,甚至产生水花。这时,我们需要清理水池底部的污垢,让水流畅起来,同时清除水中的杂质,让水质变清。这样,水池就会恢复清澈,没有水花溅出。 在治疗水肿患者中瘀水互结型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活血化瘀,消除体内的瘀血,同时通过化气行水的方法,促使体内的水湿排出,就像清理水池底部的污垢,让体内的水流畅起来,水肿症状就会得到缓解。希望这个生动的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李某,男,45岁,时年8月就诊,突然发病,壮热,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其病因是( )

A.  风

B.  热

C.  湿

D.  燥

E.  暑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知识。根据李某的症状描述,他出现了壮热、汗而热不解、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苔黄腻,脉濡数。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可以判断他的病因是湿热。 湿热是中医辨证中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是指体内湿邪和热邪相结合所致。湿邪主要表现为沉重、倦怠等症状,热邪主要表现为壮热、口渴等症状。李某的症状符合湿热的特点。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就好像李某的身体是一个池塘,湿气和热气像是池塘里的水草和泥沙一样,混在一起形成了湿热。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中医的方法,如清热利湿的药物来调理身体,让湿热得以排出,恢复身体的平衡。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湿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51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阳暑证治法是( )

A.  清暑益气生津

B.  清热养阴熄风

C.  清热祛暑

D.  醒神开窍

E.  养阴生津

解析:答案:A. 清暑益气生津 解析:阳暑证是指因暑热引起的病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汗出等症状。治疗阳暑证的方法是要清除体内的暑热,同时益气生津。清暑益气可以降低体温,增强机体抵抗力,生津润燥。因此,阳暑证治法是清暑益气生津。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汗出过多等症状。这时候,可以通过清凉的饮食和药物来清暑降温,同时补充营养,增强体质,让身体恢复健康。这就像是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凉茶解暑,同时吃一些水果补充水分和营养一样。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阳暑证治法是清暑益气生津的道理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1d5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8.癃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为阴虚燥热

B.  膀胱的气化失调

C.  脾失健运、水液潴留。

D.  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E.  肺失宣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解析:答案:B 膀胱的气化失调 解析:癃闭是指小便潴留,病理变化主要是膀胱的气化失调。在中医理论中,膀胱主气化,如果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小便潴留。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举例来说,就好比膀胱是一个气球,如果气球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气球变得胀满而无法再装入更多的气体。同样,膀胱的气化失调也会导致小便潴留,使得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所以,治疗癃闭就需要调理膀胱的气化功能,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解决小便潴留的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d4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 )

A.  刺血疗法

B.  穴位按摩

C.  氯丙嗪

D.  食疗

E.  擦药疗法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ABDE。 A. 刺血疗法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或放血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中暑患者排除体内的热毒。 B.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中暑患者恢复健康。 D. 食疗是中医治疗中暑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食物具有药性,通过调整饮食来帮助中暑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 E. 擦药疗法是中医治疗中暑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在患者体表擦抹药物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有助于中暑患者排除体内的热毒。 综上所述,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刺血疗法、穴位按摩、食疗和擦药疗法。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消渴患者的用药护理有( )

A.  口服降糖药严格按医嘱执行

B.  正确使用胰岛素

C.  中药汤剂宜饭后半小时偏温或偏凉服

D.  注意部分中药的特殊作用,如鹿角胶、阿胶宜烊化

E.  如服药后出现头晕、心慌、汗出、甚至神昏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关于消渴患者的用药护理措施。让我们逐个选项来解析: A. 口服降糖药严格按医嘱执行:消渴患者通常需要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来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B. 正确使用胰岛素: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技巧非常重要,以避免出现血糖波动。 C. 中药汤剂宜饭后半小时偏温或偏凉服:中药汤剂通常需要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而且应该是温热的,以增加药效。 D. 注意部分中药的特殊作用,如鹿角胶、阿胶宜烊化:一些中药如鹿角胶、阿胶等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服用方法,有些需要烊化后服用。 E. 如服药后出现头晕、心慌、汗出、甚至神昏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如果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或者血糖波动导致的,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接受抢救措施。 综合以上选项,消渴患者的用药护理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严格按医嘱用药、正确使用胰岛素、注意中药服用方法、了解特殊中药作用、及时报告异常症状等。希望通过这些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消渴患者用药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7-007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 )临床运用。

A.  异病同治(护)

B.  同病异治(护)

C.  标本兼护

D.  寒因寒用

E.  通因通用

解析:知识点:中医护理原则。 解析: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采取异病同治(护)的临床运用,即不同的疾病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原则,这也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选项A“异病同治(护)”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津液的功能包括( )

A.  滋润濡养

B.  排泄废物

C.  疏通水道

D.  参与血液形成

E.  调节阴阳平衡

解析: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津液、涎液、汗液等。津液的功能包括: A. 滋润濡养:津液可以滋润身体各个器官组织,保持它们的正常功能。就像我们给植物浇水一样,津液可以保持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B. 排泄废物:津液在体内循环流动时,可以带走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 D. 参与血液形成:津液中的一部分会转化成血液,参与身体内血液的形成和运输,保持血液的正常循环。 E. 调节阴阳平衡: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津液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我们的身体是一个花园,津液就像是花园里的水源。如果水源充足,花园里的植物就会茁壮成长,花朵也会盛开。但如果水源不足,花园就会枯萎。所以,保持津液的正常循环和功能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津液的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长期耳鸣失聋的病因有哪些( )

A.  气血瘀阻

B.  肾虚精亏

C.  肝火上扰

D.  肝肾阴虚

E.  痰湿蒙窍

解析:长期耳鸣失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气血瘀阻、肾虚精亏、肝火上扰、肝肾阴虚和痰湿蒙窍。 A. 气血瘀阻:气血瘀阻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耳部供血不足,容易引起耳鸣失聋。 B. 肾虚精亏:肾主水,精主耳。肾虚精亏会导致耳部气血不足,耳鸣失聋。 C. 肝火上扰:肝主疏泄,肝火上扰会导致耳部气血不和,引起耳鸣失聋。 D.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会导致耳部气血不足,耳鸣失聋。 E. 痰湿蒙窍:痰湿阻塞耳窍,影响耳部气血运行,导致耳鸣失聋。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长期耳鸣失聋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耳部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来预防耳鸣失聋的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是( )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

E.  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脾虚崩漏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弱,失去了运化水湿的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一系列症状。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失调,经血不调,出现月经过多或不调的情况。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不足,面色晦暗,血色淡淡的。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疲乏无力、气短心悸等症状。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脾虚崩漏会导致脾气不固,出现小腹胀满、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E. 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脾虚崩漏会导致舌质淡胖,舌边有齿印,舌苔白厚。 所以,以上选项ABCD都是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脾虚崩漏的症状特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9.邪正盛衰何种情况,致使病势迅速恶化( )

A.  正胜邪退

B.  邪去正虚

C.  邪盛正虚

D.  邪正相持

E.  正盛邪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的邪正盛衰关系。在中医理论中,邪气和正气是人体内部的两种力量,正气代表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邪气则代表外来的病邪。当邪气盛而正气虚时,病势会迅速恶化。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正气不足,此时突然又被寒邪入侵,邪气盛而正气虚,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这就是邪盛正虚的情况。 因此,中医强调在治疗疾病时要调整邪正盛衰的平衡,增强正气,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邪盛正虚这种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