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4.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 )

A、 夏季慎用温热

B、 冬季慎用寒凉

C、 “夏不用麻黄”

D、 “春不用桂枝”

E、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答案:ABCDE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药的因时制宜原则,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让我们逐个选项来看: A. 夏季慎用温热: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现热症,如果再服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可能会加重热症,因此在夏季要慎用温热药物。 B. 冬季慎用寒凉: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如果服用过多寒凉性质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寒邪内伤,因此在冬季也要慎用寒凉药物。 C. “夏不用麻黄”:麻黄是一味温热解表的药物,夏季本身就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如果再用麻黄这样的温热药物,可能会加重热症,因此夏季不宜使用麻黄。 D. “春不用桂枝”:桂枝是一味温性药物,春季本身气候温和,人体阳气较旺,如果再使用桂枝这样的温性药物,可能会导致阳气过盛,因此春季不宜使用桂枝。 E.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暑邪是夏季特有的病因,容易导致中暑等疾病,因此在夏季要采取解暑化湿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暑病。 综上所述,根据因时制宜的原则,夏季慎用温热、冬季慎用寒凉、夏不用麻黄、春不用桂枝以及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都是正确的选择,因此答案为ABCDE。希望通过这些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因时制宜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1.肛管直肠疾病错误的护理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在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高热患者降温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首选的护治原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9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4.腰痹发病在腰、腿部,与下列哪两个脏器密切相关(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438-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6.痄腮高热不退者可用下列哪些措施(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1c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参附汤的中药组成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cf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4.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 )

A、 夏季慎用温热

B、 冬季慎用寒凉

C、 “夏不用麻黄”

D、 “春不用桂枝”

E、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答案:ABCDE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药的因时制宜原则,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让我们逐个选项来看: A. 夏季慎用温热: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现热症,如果再服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可能会加重热症,因此在夏季要慎用温热药物。 B. 冬季慎用寒凉: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如果服用过多寒凉性质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寒邪内伤,因此在冬季也要慎用寒凉药物。 C. “夏不用麻黄”:麻黄是一味温热解表的药物,夏季本身就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如果再用麻黄这样的温热药物,可能会加重热症,因此夏季不宜使用麻黄。 D. “春不用桂枝”:桂枝是一味温性药物,春季本身气候温和,人体阳气较旺,如果再使用桂枝这样的温性药物,可能会导致阳气过盛,因此春季不宜使用桂枝。 E.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暑邪是夏季特有的病因,容易导致中暑等疾病,因此在夏季要采取解暑化湿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暑病。 综上所述,根据因时制宜的原则,夏季慎用温热、冬季慎用寒凉、夏不用麻黄、春不用桂枝以及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都是正确的选择,因此答案为ABCDE。希望通过这些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因时制宜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31.肛管直肠疾病错误的护理是( )

A.  热水坐浴时水温以37℃为宜

B.  直肠镜检前应先排便或灌肠

C.  肛瘘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

D.  直肠指检时,对体弱者以左侧卧位为妥

E.  术后应注意伤口出血情况

解析:正确答案是A. 热水坐浴时水温以37℃为宜。 解析:热水坐浴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肛管直肠疾病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但是水温过高会导致烫伤,所以水温以37℃为宜,不宜过热。如果水温过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利于康复。 举例: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冬天洗澡时,水温太高,你的皮肤会被烫伤,会感到非常疼痛。同样地,肛管直肠疾病患者在进行热水坐浴时,如果水温过高,也会对他们的伤口造成伤害,延缓康复过程。所以,控制好水温是非常重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在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称为( )

A.  思

B.  神

C.  魄

D.  意

E.  志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记忆加工过程中的“思”。在认知心理学中,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记忆的存储、提取和加工等环节。在记忆的基础上,我们经常会进行反复的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这就是“思”。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你在学习数学时,老师讲解了一个定理,你记住了这个定理。接下来,你开始思考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与其他定理的联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个定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和比较,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通过思考、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记忆加工过程中的“思”。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如果对这个问题已经满意,记得点击下方的“问题已解决”,给我一个评价反馈哦,谢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高热患者降温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

A.  物理降温法

B.  针刺法

C.  刮痧法

D.  药物降温法

E.  中药灌肠法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高热患者降温的护理方法,正确答案是ABCDE,即物理降温法、针刺法、刮痧法、药物降温法和中药灌肠法。 1. 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法是通过外界的物理手段来帮助患者降低体温,比如使用冰袋敷在患者额头或腋窝处,或者使用冷水浴等方法来帮助患者降温。 2. 针刺法:针刺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降温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帮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3. 刮痧法:刮痧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刮痧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热量的散发,从而帮助患者降温。 4. 药物降温法:药物降温法是通过给患者服用降温药物来帮助降低体温,比如退热药等。 5. 中药灌肠法:中药灌肠法是通过将中药制剂注入患者的肠道,利用中药的药性来帮助患者降温。 总的来说,高热患者降温的护理方法有多种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首选的护治原则是( )

A.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B.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C.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D.  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E.  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解析:首先,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是中医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盆腔部位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针对这种证候,首选的护治原则是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清热利湿,消除体内的湿热之邪,同时化瘀活血,改善盆腔循环,从而缓解疼痛症状。比如,可以运用一些中药如黄芩、茵陈、红花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来治疗。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就好比盆腔炎是一座被湿热瘀结所困扰的城堡,而清热利湿化瘀就像是一支勇敢的军队,他们清除湿热之邪,打破瘀结,让城堡恢复了正常的运转,疼痛也就得到了缓解。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护治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9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  色黄者痰,色白者为饮

B.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饮,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痰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痰与饮的区别。痰和饮在中医理论中都是病理产物,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选项A中提到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这并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颜色并不是区分的关键。 选项B中提到热者为痰,寒者为饮,这也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形成与热寒有关,但并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 选项C中提到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这是痰与饮的重要区别。痰多由阳气煎熬而成,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选项D中提到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这也是痰与饮的区别之一。痰通常浓稠,而饮通常清稀。 因此,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痰与饮的区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4.腰痹发病在腰、腿部,与下列哪两个脏器密切相关( )

A.  脾胃

B.  肝肾

C.  心肺

D.  心肾

E.  脾肾

解析:答案:B 肝肾 解析:腰痹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在腰、腿部。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肝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肾不足或失调会导致腰痹的发生。比如肝肾阴虚、肝肾不足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腰痹。因此,腰痹与肝肾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肝肾比作一个团队,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他们之间密切合作,如果团队中的肝肾出现了问题,比如肝肾不足,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导致腰痹等症状的出现。所以,保持肝肾的平衡是预防和治疗腰痹的重要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438-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6.痄腮高热不退者可用下列哪些措施( )

A.  中药足浴

B.  中药洗浴

C.  针刺十宣

D.  口服退热药

E.  肛塞退热药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痄腮高热的处理措施。痄腮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是高热和腮腺的肿胀。下面是对每个选项的解析: A. 中药足浴:中药足浴可以通过足底穴位的刺激,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痄腮高热的症状。 B. 中药洗浴:中药洗浴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有助于降低体温,缓解痄腮高热的症状。 C. 针刺十宣:针刺十宣是一种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助于平衡身体的阴阳,缓解痄腮高热的症状。 D. 口服退热药:口服退热药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E. 肛塞退热药:肛塞退热药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以快速吸收药物成分,达到退热的效果,适用于需要迅速降温的情况。 综合以上解析,对于痄腮高热不退者,可以采取中药足浴、中药洗浴、针刺十宣、口服退热药和肛塞退热药等措施来缓解症状,加快康复。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1c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 )

A.  固摄汗液

B.  固摄精液

C.  固摄唾液

D.  固摄尿液

E.  固摄血液

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通过调节气的运行,使得各种液体在体内得以固定,不至于外泄或内耗。在中医中,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固摄汗液、精液、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方面。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知道汗液是人体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如果气的固摄作用失调,就会导致汗液外泄过多或者无法排出,从而影响身体的水分平衡和体温调节。类似地,精液、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液体在体内的固定也是由气的固摄作用来维持的。 因此,了解气的固摄作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在中医护理中,通过调节气的运行,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各种液体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气的固摄作用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参附汤的中药组成有( )

A.  麦冬

B.  人参

C.  附子

D.  五倍子

E.  黄芪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参附汤的中药组成的,正确答案是B. 人参和C. 附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参附汤。参附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虚寒体质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它的主要成分是人参和附子。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强身的功效。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力和抵抗力,对于虚弱体质的人来说非常适合。 附子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但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引起的疼痛症状。 其他选项中,麦冬、五倍子和黄芪虽然都是常用的中药材,但并不是参附汤的组成部分。因此,正确答案是B. 人参和C. 附子。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参附汤的中药组成,记住这些知识点,加油!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问我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cf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 )

A.  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B.  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

C.  病变趋势极其危急

D.  以出现“绝汗”为特征

E.  对方亦可随之而亡

解析:正确答案是A. 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亡阳亡阴都是中医术语,指的是病情非常危重,病变趋势极其危急的状态。亡阳指阳气耗尽,阴气亦将随之而亡;亡阴指阴气耗尽,阳气亦将随之而亡。在中医理论中,阳气和阴气是人体内部的两种重要气机,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在亡阳亡阴的情况下,病人常常会出现“绝汗”等症状,这是因为病情已经到了极度危急的程度,身体开始出现生命体征的消失迹象。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一个燃烧的蜡烛,阳气就好比是蜡烛的火焰,阴气就好比是蜡烛的蜡。当蜡烛的火焰熄灭了,蜡烛的蜡也就没有了支撑,整个蜡烛就会熄灭。同样,当人体的阳气或阴气耗尽时,身体的生命活动也就无法继续下去,病人就会出现亡阳亡阴的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