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探测性调研
B、 因果性调研
C、 描述性调研
D、 预测性调研
答案:A
解析:解析:当企业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和范围不明确,无法确定应该调研哪些内容时,可以采用探测性调研。
A、 探测性调研
B、 因果性调研
C、 描述性调研
D、 预测性调研
答案:A
解析:解析:当企业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和范围不明确,无法确定应该调研哪些内容时,可以采用探测性调研。
A. 某知名大学
B. 某市财政局
C.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
D. 有代为清偿能力的公民
解析:解析: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以下组织不能作为保证人。(1)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rn(2)国家机关。rn(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A. 越大
B. 越小
C. 越难控制
D. 越难估计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工程风险指标估计方法。在分析风险事件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时,只考虑风险损失的均值不足以反映真实的风险情况。因此,需要采用风险损失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衡量风险后果的严重性。标准差越小,概率分布就会越密集,风险程度就越小。
A. 0.1
B. 0.15
C. 0.18
D. 0.2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用一系列定量指标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要有: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弓|领和带动作用。
A. 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备专项维修基金
B. 物业管理处办公费
C. 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D. 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E. 屋面防水大修
解析:解析:物业服务成本或物业服务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6)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7)办公费用;(8)管理费分摊;(9)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10)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过专项维修资金予以列支,不得计人物业服务支出或物业服务成本。
A. 4000
B. 5000
C. 5500
D. 6250
解析:解析:建筑面积下的单价×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下的单价×套内建筑面积5000×100=80×套内建筑面积下的单价套内建筑面积下的单价=6250元/㎡。
A. 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B. 验收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
C. 组织编制监理规划
D. 复核工程计量有关数据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总监理工程师职责。总监理工程师应履行的职责包括组织编制监理规划,审批监理实施细则。选项A、B均为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选项D为监理员的职责,只有选项C是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A. 项目的总工期
B. 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C. 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D. 其后续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自由时差的概念。自由时差的含义为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那么如果某项非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延超过了其自由时差,就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A. 平行检查
B. 旁站
C. 巡视检查
D. 见证取样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工程监理工作方式。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监理合同约定,除检查审查有关文件资料、管理制度、人员资格外,主要采用巡视、平行检验、旁站、见证取样等方式实施监理。其中,巡视是指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巡视检查是监理人员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的日常检查。
A. 效率原则
B. 公平原则
C. 诚实信用原则
D. 公开原则
E. 公正原则
解析:解析:如招标人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影响资格预审结果或者潜在投标人投标,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应当在修改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后重新招标。
A. 检查并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
B. 掌握工程成本的控制情况
C. 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主要原因
D. 确定相应的纠偏措施或调整方法
E. 保证项目按照合同要求的工期按时完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网络计划实施中的控制的主要内容。网络计划实施中的控制主要内容为:检查并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将工程实际进度与网络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对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及其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纠偏措施或调整方法。